小孩好愛喝含糖飲料!小心躁動、不專心
有一名小學六年級的男同學,因平時常喝含糖飲料,天天至少都喝一杯,年紀輕輕卻導致體重直線上升又罹患雙側關節疼痛、新陳代謝症候群等疾病,讓人不禁有點感慨,我們都知道飲料含糖量高,常喝對身體不好,但還是沒辦法完全不讓孩子碰這些飲料或果汁。
有專家提醒,就算一般所謂的健康飲品(例:優酪乳…等)含糖量對孩子來說仍然是過高的,家長們平時應先測算每100c.c.容量含有多少公克的糖分,換算下來,若高於5公克以上,就是含糖量過高,盡量別給孩子碰這些飲品。
另,根據董氏基金會的調查統計,台灣有五成孩童每天攝取一杯以上含糖飲料,高居世界第二位。
不論是孩子每天的早餐組合還是馬路上,含糖飲料已經成為隨處可見、隨手可得的東西,所以身為爸媽,我們一定要努力把關,除了跟健康相關之外,更跟學習力、情緒有關!
含糖飲料喝太多,當心養出學習力差及壞脾氣的孩子
早餐別讓孩子喝奶茶,奶茶的咖啡因及糖,會讓孩子躁動、不專心,更可能嚴重影響白天的學習及表現。建議爸媽早上可以讓小孩喝鮮奶、豆漿及無糖的優酪乳,去取代紅茶、奶茶;而且,整天喝重口味飲料的孩子,都不愛喝水,因為水一點味道都沒有,不像飲料甜甜的,當身體缺水,漸漸就影響身體健康。
另外,還有一個容易被大人忽略的東西,就是:「果汁!」很多人都覺得很健康,我必須說:「錯了!」
果汁喝多了,孩子就不吃飯;果汁喝多了,孩子就不喝水;果汁喝多了,孩子就對食物的味覺鈍感,所以不能讓孩子當水喝。刊載於2018年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期刊的文獻回顧指出,12個月以下嬰兒,主要的飲品應只提供奶和水,就算是100%純果汁,1~3歲幼兒每日攝取以4 oz為上限,4~6歲兒童每日攝取上限為4~6 oz。純果汁以開口杯提供,不要裝在奶瓶或吸管杯中。至於含糖飲料,例如果汁、含糖瓶裝水、運動飲料或汽水,因為與肥胖和齲齒相關,應完全避免給予。對幼兒而言,水是最好的選擇,在餐與餐間提供,不僅可以補充水分,又沒有熱量,甚至能幫助口腔清潔。
含糖飲料喝多了,對孩子還有這些影響:
1、愛喝飲料會降低孩子的睡眠品質及學習:
一般的飲料、茶類、咖啡等飲品,都含有咖啡因,這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,不管攝取量多寡,都會影響睡眠,有的會導致不易入睡、睡眠不足,嚴重一點會失眠。
國內外很多的研究發現,兒童攝取過多糖分容易產生焦慮、易怒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,飲料一般也有添加色素、防腐劑、糖,這些都有可能誘發、加重好動及過動症狀。
另外,刊載於2021年Nutrients期刊的文獻,探討6~12歲兒童攝取含糖飲料與其大腦執行功能的相關性研究發現,攝取含糖飲料與較差的執行功能有關,所謂執行功能,包含了抑制能力、注意力轉移能力、情緒控制、工作記憶和組織計畫能力等,因此該篇研究認為減少含糖飲料攝取,有益於兒童大腦的健康發展。
2、愛喝飲料會增加孩子肥胖及心血管疾病的機率:
之前在新聞上看到,台灣有一名男童,身高不到150公分,體重已破70公斤,甚至罹患輕度脂肪肝。當孩子從飲料攝取過量的糖分時,多餘的能量將會轉化為脂肪,造成肥胖。過多的糖分也會讓皮質醇濃度升高,而使血中胰島素增加,因此減少脂肪的代謝分解,也會造成血液中不好的脂質(如:三酸甘油脂)濃度就愈高,容易造成高血糖、高血脂、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。
3、愛喝飲料會影響孩子身高及鈣質的吸收:
每天早餐一杯奶茶,不如給孩子喝鮮奶更營養!有一營養師就曾提過,鮮奶比飲料多了更多優質的維生素及礦物質,這些都是人體必須攝取的營養素。此外,含糖飲料中含有咖啡因及磷,這些都會影響身體對「鈣」的吸收利用,同時也會提高骨折及骨質疏鬆的機率,對於正在發育期的孩子,會影響到他的身高,這點家長要特別留意及小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