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學第一週,早餐千萬別這樣吃~
好多孩子開學第一週,因為怕遲到就匆匆忙忙去上學,早餐只能亂吃。其實,有些早餐,不經意在破壞孩子整天的大腦學習:
NG1、一早就喝奶茶》
讓孩子容易躁動、學習不容易專心,還可能反應變遲鈍。
NG2、只吃甜果醬配土司》
讓孩子分心、而且在上課時容易坐不住,吃太甜,也會降低孩子的肌肉張力,影響到身體的姿勢。
NG3、光喝奶就上學》
只喝奶是不夠的,喝奶沒有咬及咀嚼的動作,大腦的血流量可能不足,神經缺乏刺激,所以少咀嚼就易恍神。
NG4、吃蛋糕》
讓孩子大腦營養不足,而且,有些蛋糕中的精緻糖,可能讓孩子分心,對其他的食物食慾下降。
不知道今天大家做對了沒?另外,有五種食物,能幫助孩子的學習力,開學這週一定要吃到,不知道的快來看~
早餐吃錯,讓孩子坐不住
孩子早餐沒吃,或是吃錯食物,可是會讓孩子整天專注力不集中,過度活潑又好動!這一點是許多營養學家及腦科學專家,多年來一直提出的呼籲,包括只喝一杯奶,對生長中的孩子,一定都不夠,但很多爸媽卻不知道,多年來一直這麼做!
注意力缺陷過動症(ADHD),就是俗稱的「過動兒」,這群孩子的腦部低活力,如果從日常生活之中,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,部分過動兒可在短期內變得安靜,注意力集中。
另外,研究指出,即便不是過動兒,倘若飲食失調與缺乏微量元素均會造成行為問題與過動的現象,爸爸媽媽們,不可不小心!
不吃早餐、只喝牛奶,讓孩子不專心
我們都知道一天的開始──「早餐」的飲食行為是非常重要的!對於過動兒而言,更具有關鍵的影響性。而常見的兩個早餐飲食錯誤觀念就是「不吃早餐」以及「只喝牛奶」。
上班、上學來不及了,爸比媽咪得趕著出門,就將早餐自動省略,自己做了不良示範,心想孩子等一下10點多就是幼稚園的點心時間,餓一下應該沒關係。
從前天晚上到隔天早上,孩子都沒有進食,還到學校學習,體內沒有葡萄糖可以消耗,思考能力當然較慢、記憶力不佳以及情緒躁動,即使不是過動兒,也會讓人誤以為是過動兒。
另外,很多人都以為牛奶就是所有營養素的來源,因此只讓孩子喝牛奶。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,只喝牛奶來補充早餐的營養,根本不夠!還要適當補充蛋白質與澱粉,如:燕麥、粥類,才能保持良好精神狀態,有助學習效率;養成「吃對」早餐的習慣,幫助孩子在學校的穩定表現。
提升孩子學習力的五種飲食
開學了,要讓孩子的大腦順利運作,增加學習力的飲食不可少!
1:維生素B6與B群
維生素B6與其它B群(指B1、B2、B12、菸鹼酸、葉酸、泛酸、維生素H…等)協助神經傳導的最重要元素,能夠立即性地提供大腦與神經所需的葡萄糖,具有保護與維護神經、幫助神經組織的代謝…等作用。因此,有人將維生素B群稱為聰明藥,建議可以多補充。
食物來源 | |
維生素B6 | 動物肝臟、酵母、瘦肉、紅豆、麥片、葵瓜子、紫菜、胡蘿蔔、蜂蜜…等 |
維生素B群 | 大部份為動物來源,如:動物肝臟、鮭魚、烏魚子、蛤蜊、九孔、瘦肉、乳酪…等 |
早餐可以這樣吃: 麥片加牛奶、鬆餅或是孩子愛吃的土司加蜂蜜、紅豆粥、鮭魚加土司等等都可以
由於維生素B屬於水溶性,不易儲存在人體內,而容易隨著尿液排出,因此必須經常補充。
國外研究廣泛使用高劑量B6及B群來治療自閉症與過動兒都獲得不錯效果,建議過動兒每天攝取250毫克的維生素B6以及125毫克的維生素B群,而發展中的幼兒每日B6攝取量上限40~60毫克;較大的孩子可採用漸進式,從四分之一量開始慢慢增加來攝取維生素B6與B群。
每10公克的豬肝含26毫克的維生素B12及2.08毫克的維生素B2,100客的雞肉含0.41毫克的維生素B6,因此,三餐之中搭配動物內臟與雞肉或魚肉就可以達到普通的建議攝取量,而過動兒或是特殊兒則更應該增加攝取量。
2:鐵與維生素C
鐵是協助人體造血的重要元素,若是鐵含量充足,則血紅素能夠攜帶足夠的氧氣供應體內細胞,對於中樞神經的發展是有重要的功用。鐵同時也是多巴胺的合成酶之一,因此,缺乏鐵,將改變多巴胺接收器的強度,造成行為的改變,將引起孩子的行為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