預防近視常見的五大錯誤觀念
最近家長陸續續收到孩子在校視力檢查結果,不曉得爸爸媽媽有沒有跟小編一樣,當看到孩子視力檢查不合格時,會感到懊惱與自責呢?懊惱怎麼沒有早點發現孩子視力有狀況,或者怎麼沒有再更嚴謹的預防孩子近視呢?
關於近視的5大正確觀念,你都知道嗎?
最近還有聽到地方媽媽說只要學校視力檢查正常,就不用帶去眼科檢查,或者越晚配眼鏡越好,戴上眼鏡後度數就會越來越深……。天呀!這些都是視力保健的錯誤觀念,想要預防孩子近視,下列五個正確觀念一定要知道。
正確觀念1、裸視1.0不代表視力正常
學校視力檢查只是當下測驗視力的結果,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這個結果,包括運氣,裸視1.0雖然學校的報告會寫正常,但其實也有可能代表孩子有近視、遠視或散光等問題,最好還是要帶孩子至眼科檢查屈光狀況和眼軸長等,才能更精準地掌握孩子的視力狀況。
正確觀念2、該配鏡就配鏡,勿延遲
配戴眼鏡是讓孩子看東西時矯正到最佳視力,因此關於眼鏡的傳聞「戴眼鏡會讓度數加深」、「配鏡度數要刻意配低」都是錯誤的,配戴眼鏡跟度數加不加深無關,用眼習慣才是度數加深的原兇。因此當孩子已需要配鏡,但卻刻意延遲配戴,只會讓孩子用錯誤方式的用眼,眼睛更加疲勞的狀況下,反而會令視力惡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