餵寶寶吃副食品,別只在意吃幾ml
10-12個月飲食,該有什麼內容?
寶寶奶量和喝奶次數會逐漸減少,因此副食品需注意鐵質的補充,每天可餵副食品3次。副食品型態可增加至較軟的固體,如軟乾飯、饅頭、小水果丁、豆腐等。
寶寶不吃的時候,該怎麼辦?
☆ 家長不要給孩子和自己過大壓力,慢慢地讓孩子適應不同味道和材質的食物。也要在寶寶睡飽心情較好時餵食,一開始,孩子都會有不吃的食物,淡定一點餵食,如此會讓寶寶和媽咪都很愉悅喔!
☆ 吃副食品時記得先讓寶寶習慣坐在固定的餐椅上,才能培養往後獨立進食的好習慣。七、八個月前若孩子坐姿仍未穩定,餐椅內可能需要塞一些毛巾讓孩子能很穩地坐在裏頭,或者也可以使用有傾斜功能的椅子,孩子坐得穩才會吃得好唷!
吃副食品一定要額外補充水分,才能避免便秘
→6個月以上可協助孩子使用有握柄的鴨嘴杯喝水,協助孩子如何用手和手肘協調的拿杯子喝水。選擇鴨嘴杯時,要選擇鴨嘴頭流量不要太大且口不要過寬,才能讓孩子含住且不會容易嗆到,杯內水不要裝太滿以免太重孩子拿起來吃力容易放棄。
→8個月以上可開始使用軟吸管握杯喝水,一歲後再使用硬吸管喝水,因為軟吸管較不會傷害到牙齦且吸吮時較不費力。選擇吸管時,剛開始練習要用較短且管徑較小的吸管,如此吸吮較不費力,如養樂多吸管。
天才領袖小撇步
☆ 不會吸吸管的孩子,大人可剪一段較短的吸管將一端用手壓住,讓孩子從另一端孩子喝到一點果汁,讓孩子先練習吸管的口感和吸時動作,大人再表演用力吸出果汁的動作讓孩子模仿,如此可幫助孩子較容易學習使用吸管。一開始孩子不習慣使用吸管,可先在吸管杯內裝果汁對孩子較有吸引力,或利用鋁箔包果汁且大人往上擠果汁讓吸管內有果汁,小孩容易吸食會讓孩子更容易成功。
☆ 除非父母親本身對某個食物過敏,或孩子本身過敏較嚴重,否則不必刻意延後孩子嘗試易過敏食物,許多研究指出,延後給副食品,反而更容易有過敏問題。
每種食材都可逐步嘗試,但要觀察孩子便便狀況和過敏症狀(例如疹子和拉肚子等)。例如雞蛋,可先從蛋黃開始,確定沒有過敏症狀,一周後再嘗試蛋白。若嘗試後出現過敏症狀,可暫時停止兩周或一個月,之後再嘗試一次。一般而言若試到三歲孩子仍會有過敏反應,那麼孩子大概就是終身會對此食物過敏了。
☆ 一歲前不要吃蜂蜜,因為蜂蜜很容易遭受多種細菌的污染,尤其是屬於“肉毒桿菌“的污染最為嚴重,嬰幼兒胃腸功能尚未發展成熟,細菌並不能被徹底的滅除,還有可能在腸道中繼續的繁殖及分泌毒素,因此破壞其脆弱的防禦系統而致病。
☆ 食材以新鮮食物為主,盡可能不加調味料,但有些孩子接近一歲時,對於沒有調味的副食品可能開始感到厭倦,這時可以開始添加一點點的鹽做為調味,一方面讓食物可口孩子願意吃,二方面其實也是漸進的讓孩子適應大人的食物。
☆ 準備一些可用手抓的食物,如吐司塊,讓孩子練習自己進食的動作,也可以增加孩子吃東西的興趣唷!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