餵寶寶吃副食品,別只在意吃幾ml
經常被媽媽問,「我的孩子現在吃副食品120ml,會不會太少?」,「我的孩子現在每餐餵150ml,為什麼還是這麼瘦?」,這些問題,總是讓我哭笑不得,我得告訴妳們一些秘密。
各類營養內容的比例,跟吃進去的體積一樣重要
當孩子轉換副食品之後,我覺得許多媽媽會有一個迷思,那就是,我知道奶要喝幾ml,但副食品要吃幾ml呢?
我觀察了幾年下來,發現這些在意寶寶吃多少的媽咪,孩子的食慾,不見得比較好,而且很奇怪的,還反而比較偏瘦,讓這些很用心的媽媽們,每天為了吃這件事,實在是好焦慮。其實,媽媽在意孩子吃多少ml,其實是在意的是加了水以後食物的體積,而忽略副食品成分(如澱粉)該有幾份,所以孩子的熱量攝取,可能就會不足。
孩子越來越大,當活動量上升之後,熱量消耗就會變多,如果副食品提供的熱量不足,其中一類的孩子,就會對奶索討無度,對副食品或食物興趣缺缺。另一類的孩子,則可能因為熱量的出大於進,於是體重就開始變輕。(我們現在討論的,要排除天生就瘦瘦,但很健康的幼兒)。這是一個教養的迷思,所以我一直在臨床上衛教,孩子吃了什麼,種類有多少,內容物份量的比例,遠比孩子吃了幾ml,還要更重要。
為了營養,東加西加,不見得是好主意
曾經有一位媽媽來問寶寶都不愛吃大人煮的東西,詳細問了後,我發現家中長輩,竟然為了讓孩子餐餐營養,把蛤蜊跟蘋果泥跟青菜打在一起,味道不搭又鹹又甜,而且每餐都這樣吃,孩子果然沒有一個星期就抗議了。
另外,孩子一頓喜歡吃什麼,大人覺得很好,就每餐都煮,或每頓都加,千辛萬苦也要找到,其實這也是不知不覺,提早降低孩子味覺的接受度,最後就變挑食了。千萬別為了營養,漸漸破壞孩子的食慾,因為生物可是有追求美味的權利。
7-9個月飲食該有什麼內容?
寶寶的營養熱量50-70%來自奶水,副食品已可提供部分營養來源,每天可餵副食品2-3次。副食品型態以糊狀至泥狀為主,以榖類食物為主,如粥、果泥、菜泥和肉泥。
(下一頁繼續,10~12個月副食品添加重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