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心!小孩太愛看電視,恐降低語言發展能力
兒童時期生活習慣的建立,會影響到成年時的健康與成就,尤其5歲以下兒童,是生長和認知發展相當重要的時期,日常生活型態會關係到孩子吃得好不好、睡得好不好、以及學習效率好不好。而現在的爸媽往往因為生活忙碌,沒有時間陪小孩,電視及3C產品逐漸成為最即時的保母,但寶寶真的可以看電視嗎?會不會影響他的視覺發展?到底應該看多久?這一篇你一定要收藏!
小孩到底能不能看電視?
國外有研究發現,幼兒每多觀看電視一小時,未來入學後產生的注意力問題風險,就多10%。更有研究發現,從小放著孩子看電視DVD,不但没有增加幼兒學更多字彙,反而降低了互動及語言能力。
曾經有個當老師的奶奶很擔心問我說:「孫子都聽不到人家在講話,跟他看太多電視有沒有關係?」我說:「當然有關係,看電視是被動接收資訊,看太多會造成孩子常狀況外、聽不到人家說話、對人愛理不理!」
所以寶寶到底能不能看電視呢?幼兒及小學生一天能看多久電視?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表示,「久坐螢幕時間」每天不得超過一小時,而不足一歲的嬰兒務必完全遠離電子螢幕,你的孩子看電視時間都符合國際建議標準嗎?一起來看看!
看螢幕時間、身體活動和睡眠時間該如何分配?
除了小孩看螢幕時間要注意以外,世界衛生組織發出的衛教指南也指出:「健康的體能活動、久坐行為和睡眠習慣會在早年確立,提供在兒少、青少年至成年時期養成良好習慣的機會。」因此,5歲以下幼兒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分配適當的身體活動與充足睡眠,預防往後罹患肥胖或其他疾病。
1-2歲孩子時間分配:
◆ 建議每天要有180分鐘以上的大肢體活動時間,這些活動包括趴著玩、去戶外走走跑跑、躲貓貓、簡單律動或遊樂設施等。
◆ 而這時期建議嚴格限制螢幕時間,不過一歲半後可以接受少許的螢幕接觸,例如電話視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