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讓孩子透過一張圖自動自發勤洗手?
4.教導洗手步驟:
濕、搓、沖、捧、擦,讓孩子明白除了肥皂這個武器外,正確的使用方式才能消滅病毒和細菌,善用視覺圖片教導,並搭配洗手知識小遊戲,更能加深孩子的印象。每次洗手要洗20秒,差不多就是唱2遍生日快樂歌的時間。
5.確保洗手台的高度:
孩子方便洗手,才會想要洗手,所以如果洗手台太高,建議要給予小矮凳,讓孩子方便使用洗手台,也方便拿取肥皂使用。
6.讓洗手變有趣:
經常變換肥皂的造型或氣味,或者是變換肥皂盒成孩子愛的卡通人物,讓孩子經常有不同的驚奇新鮮感,也可以貼幾隻細菌病毒圖在洗手台,增加孩子洗手時間。(讓孩子洗手從5秒變成30秒,快來下載試試看)
細菌病毒卡下載區_請按右鍵下載:
7.正確搓洗方式:
不是只有手掌搓一搓,正確的洗手步驟–內外夾弓大立腕,才能讓病毒及細菌無藏身之處,尤其手指指尖及指腹的地方,最容易被孩子忽略。
8.避免使用抗菌肥皂:
抗菌肥皂可能讓我們身上的好菌也被殺死,還可能讓細菌有抗藥性,最怕的是環境汙染問題,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FDA)在三年前就已聲明,沒有足夠證據證明,特定抗菌產品比起用一般肥皂加清水清潔,可降低感染、罹病或傳播細菌的風險。
最後提醒,疾病管制局建議洗手要用乾淨流動的溫水,使用肥皂,每次至少洗20秒。如果無法用清水洗手,可以用含酒精的乾洗手液替代,不過乾洗手是無法移除髒汙的,因此肥皂加水才是最佳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