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病毒流行中,腸病毒你知多少?
先前有位媽媽網友在臉書社團「爆怨公社」寫到:日前她接孩子放學,帶孩子去連鎖速食店吃晚餐,並讓他在遊戲區玩耍。遊樂區內一群孩子中,有一位戴著口罩,活動力看似不佳,其中一個小孩上前關心說:「你感冒嗎?」沒想到戴口罩的孩子竟回答:「因為我腸病毒」。這件事在網路上引發熱議,有些家長認為這樣很沒公德心,為什麼還要帶孩子到公共場合去?戴口罩一樣有被傳染的風險……而且孩子生病,更應該要讓他在家好好休息才對。
腸病毒疫情續升 一週就醫破2萬人次
疾管署17日(2019/9)公布,台灣腸病毒輕症疫情持續上升,上週腸病毒全台門/急診人次破2萬,也有孩童感染腸病毒71型,併發成重症,情況相當危急,就有醫師提醒,腸病毒傳染力強,務必提醒孩童要勤洗手防範。為什麼大家這麼怕腸病毒?就是因為腸病毒傳染力強,腸病毒感染者在發病前幾天,喉嚨與糞便就有病毒存在且具傳染力,發病後1週內傳染力最高,痊癒後腸病毒會隨著糞便排出達8到12週之久。所以家長絕對不能輕忽,更不能大意!
根據調查指出,有九成的媽媽們最擔心孩子感染的疾病就是「腸病毒」,對於腸病毒你了解多少呢?
為什麼孩子在家、有洗手還是得腸病毒?
迷思一:感染腸病毒,只要戴著口罩,一樣可以出門活動
腸病毒的傳染病原非常活躍,傳染力也很強,從發病的前幾天開始便具有傳染力,以發病後一週內的傳染力最強。平均一個生病的小孩,可能傳染給五個未生病的小朋友,若有感染腸病毒的孩童,應在家休養。
病毒的傳播方式可能經由處理排泄物、水或食物、咳嗽或打噴嚏等方式傳染;或接觸患者的口鼻分泌物、皮膚上的水泡潰瘍;也可能是家長或照顧者將病毒帶回家中所致。一般腸病毒的潛伏期為3~5天,前期沒有症狀,不代表沒有得腸病毒,還是會建議家長多在家休息及觀察,在潛伏期的這段期間,仍具有感染力的可能性。
迷思二:只要勤洗手,就不會得腸病毒
勤洗手可以防範腸病毒,這觀念是對的,但是有些家長習慣讓小孩乾洗手、噴酒精、拿濕紙巾擦手消毒,這些方式都無法有效真的杜絕病毒。最好的方法還是一般正常的洗手方式,並使用正確的消毒抗菌噴霧。
迷思三:腸病毒只有小孩會得,大人不會得腸病毒
錯,如同前面提到,大人抵抗力比小孩稍強,但不代表不會感染,還是有傳染力,只是通常不會有類似感冒等症狀出現而已。
迷思四:之前得過腸病毒,就不會再被傳染
腸病毒的種類約有70多種,因此曾經得過腸病毒,並非終身免疫,還是會有機會感染其他種類的腸病毒。
預防「腸病毒」你要知道的是……
◎「流行期」是何時?
氣候溫度開始升高時,正是腸病毒活躍的時候。每年4-6月和9-10月時,正是腸病毒要流行時,請家長要小心防範預防。
◎「高危險族群」是哪些?
3歲以下的孩童,且根據統計70-80%因腸病毒致死者,多3歲以下孩童為主,其次是10歲以下孩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