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胖不是胖?錯!超過5成長大後就是胖
肥胖的預防從嬰幼兒時期就做起
在嬰幼兒期、兒童期,就應該開始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。在餵奶與副食品的轉換時期,有些父母因為孩子不習慣喝水的問題,會想出以牛奶或是果汁,來替代喝水,甚至會有牛奶、果汁比較營養的想法,殊不之可能已種下了日後肥胖的遠因。
當孩子大一點,爸媽怕孩子吃的不飽、怕在外哭鬧,總是會準備一些餅乾、糖果來「塞嘴巴」!但這些零食除了熱量高之外,通常還帶有重口味,還很容易養成孩子吃零食的習慣。
嬰幼兒到青少年時期吃過多食物會刺激脂肪細胞數目增加,不僅養成肥胖體質,也養成錯誤的飲食習慣,成年後不易減重,從小就具備了「增胖」的本錢。
『挑三減四』飲食原則
台中榮總副院長張繼森指出,養成孩子的健康飲食習慣,應該具備以下幾種原則:
多蔬菜、多喝水、多運動、少糖、少鹽、少油、少熱量,每日鮮食蔬果要5份,肥胖有三害:零食、外食、糖飲。
但也不是只讓孩子吃水煮青菜、雞肉等等,清淡到孩子都不想吃,反而養成挑食的壞習慣。
董氏基金會建議,父母可把孩子早餐的紅茶、奶茶改成低脂鮮奶或無糖豆漿,若孩子經常想在正餐之間吃點心,可給予適量水果取代麵包、糕點,平時應多吃蔬菜、糙米飯等高纖食物。
最重要的是,盡量不要用速食或糖果餅乾作為獎勵,多帶小孩到戶外活動,增加運動量並適度曬太陽。
我們可以藉由活動和營養的搭配來改善孩子的身體組成,改善他們過胖的問題。即使孩子是標準身材,也是需要持續的活動和健康的飲食來維持,才能持續保有良好的身體組成,預防肥胖的發生!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