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水不僅增加健康,還能提升兒童專注力及正向情緒
孩子一天的喝水量,科學告訴你
根據2010年歐洲食品安全局(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,EFSA)的建議,不同年紀和性別,每日應有的攝水量如下:(注意:這邊代表的是一日的總攝水量,也就是等於從食物中+從其他液體中攝取的水總量)
歐洲食品安全局估算,人一天大約有80%的攝水量是來自液體,約有20%的水是來自食物,因此千萬別逼孩子喝水喝到上面的建議量,取個大約就好。新加坡的健康促進委員會(HEALTH PROMOTION BOARD)提供的簡單地建議準則:
◆ 1~2歲,每天1~3杯水(一杯水約250毫升)
◆ 3~6歲,每天3~5杯水
◆ 7~12歲,每天6~8杯水
◆ 13~18歲,每天8~10杯水
不過六個月以下的寶寶例外唷!因為一歲前的寶寶,腎臟尚未發育完全,功能也尚未成熟,喝太多水反而會稀釋體內電解質,將造成體內鈣離子或鉀離子過低引起抽筋,甚至嚴重時會造成小孩心跳過慢、腦水腫等症狀,這是非常嚴重的。
出生至12個月大的寶寶,其實平常餵食足夠的母乳或配方奶,裡頭就含有充足的水分,不須害怕缺水或脫水,六個月以下幾乎不用額外補充水。記得,由於每個人活動量及排汗、排水的情況不同,因此要喝多少水及喝水的時機,也是會因人而異唷!
別讓孩子把果汁當水喝!兒童補水5關鍵
1.不論是正餐或點心,都該同時幫孩子補充水分。
2.大肢體活動,尤其是炎熱的天氣,更該增加補水的頻率,每20分鐘,兒童就該補充150ml左右的水。
3.提供常溫水,如此身體能快速吸收,別額外添加糖分。
4.水中可以添加一些水果切片,尤其是柑橘類,會增加孩童對水分的補充。
5.別喝果汁、汽水、茶及運動飲料,含糖及咖啡因,不利健康。
2017年美國兒科醫學會也建議,一歲以下兒童禁止喝果汁,原因是果汁對嬰兒早期生長並無助益,且可能使嬰兒減少攝取母乳或配方奶中的蛋白質、脂肪及鈣等礦物質 可以喝稀釋現榨100%純果汁,例如120ml水+120ml100%果汁。
別只強迫孩子喝水,教健康觀念才會自發性喝水
教孩子分析自己的尿尿,太黃就代表要多喝點水,身體在抗議囉!喝很多水後再看一次尿尿,會發現結果真的不一樣呢!
總之,水分與大腦記憶力、情緒、視覺專注力是有相關的,身體缺水會影響大腦的學習力與工作效率,這部分不容忽視。
但也別整天嘮嘮叨叨的催促孩子喝水,這只會產生反效果,以身作則,並且教導孩子察覺自己身體缺水的狀態,中大班之後甚至可以讓孩子了解水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,這樣的衛教,才能讓孩子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