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東西賄賂孩子吃完飯,長大後變嚴重挑食!
根據美國、英國、澳洲、中國的統計,大約有20%~50%的家長認為他們的孩子有挑偏食問題。這些孩子令爸媽在吃飯時間就開始焦慮,不想讓氣氛不好,但因為擔心孩子會營養不均衡、長不好,又得逼孩子吃,怎麼辦呢?
孩子比起吃飯,更喜歡吃零食。很多家長就會誘惑孩子,和孩子講條件:「如果你把飯吃了,等一下我就會給你吃零食(飯後點心)。」孩子就會努力想把飯都吃光,甚至不愛吃的青菜/肉肉都會想辦法吃掉……。
殊不知,這樣只會加大孩子對零食的好奇心及依賴感,吃飯的時候總想著零食,心不在焉的,漸漸的養成了挑食的習慣,也會越來越討厭吃飯!如何發現孩子已有挑/偏食的行為出現?我規納常見的八特徵:
兒童挑偏食,是因為太多的限制及壓力造成
根據研究,挑食、不愛吃的孩子,大多在嬰兒時期就是比較不愛動的,喝奶的速度也比較慢,到了8~12歲,也比較容易有行為問題產生。
但其實,大多數挑偏食的孩子並不是天生的,根據2012年的研究,「壓力」和「限制」會強化孩子的挑食行為,也會破壞用餐氣氛。親愛的爸爸媽媽,你知道你總在無形當中給了孩子「壓力」和「限制」嗎?
讓孩子長大不挑食,爸媽改變教養8重點
想要孩子不挑食,爸爸媽媽除了要盡量避免這些行為,下列八大重點,從現在開始就要做起:
1.由胎兒開始,讓孩子接觸不同味道
寶寶會透過媽媽的羊水和母乳,嚐到不同的味道,這是讓孩子接受廣泛食物味道的開始,所以孕媽咪的均衡營養,除了幫助胎兒的大腦發展,也能增加胎兒未來的味覺廣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