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貝會暈車,怎麼辦?
幾天有位媽媽問我,以前孩子坐車子都沒事,但現在上車差不多半小時,就常 常會吐,這到底是怎麼回事?其實這就是暈車,但為何以前不會呢?
為何會暈車?
暈車產生的原因是和我們耳朵裡的內耳前庭系統有關,在醫學上這樣的症狀我們稱之為「動暈症(motion sickness)」,幾乎所有人都可能會發生,只是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刺激量或是症狀程度的差異而已,它相當複雜,整個神經機制至今科學家們仍無法完全解釋清楚。
「動暈症」常發生於搭乘汽車、火車、飛機或船的時候,但其實它也會發生在虛擬實境中,例如看3D電影、立體電影甚至玩電玩,又稱為「模擬動暈症(simulator sickness)」。「動暈症」一開始可能會感到不安而開始盜汗、口水增多、臉色蒼白,進而頭昏眼花,接著很快就會感到噁心甚至嘔吐。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可能不會表示,所以當爸爸媽媽看到本來精神很好的孩子,漸漸異常安靜、面色蒼白、或是出現哭鬧不止、煩躁不安…等現象,就可能是孩子暈車了。
症狀消退的時間每個人也不一樣,並不是下車症狀就會消失,有些人甚至會持續到36~72小時。另外「動暈症」也常出現另一症狀—「倦怠症(sopite syndrome)」,打呵欠、沒精神、易怒……等,這樣的症狀也是可能持續幾小時或幾天。
暈車問題幾乎不會發生在兩歲以下的嬰幼兒,這是因為他們在旅途中大多是採平躺的姿勢,另外也因為他們年紀小,大腦比較不是採用視覺訊息來作空間定向。而最常發生的年紀是2~12歲,通常症狀也較嚴重,這是因為:
1. 整個前庭與視覺訊息的整合到青春期之後才會越趨成熟,所以在這之前會對這種感官衝突較敏感,症狀也較嚴重。
2. 由於交通部規定,12歲以下兒童須乘坐於後座,4歲以下兒童需坐於後座的安全座椅上,孩子看不到前面車子的前進方向,感官衝突自然容易產生。
10大減緩動暈症的方法
下面將提供一些方法來避免或減緩暈車的發生:
一、出發前要有自然新鮮飲食:
吃得太飽、太油膩或喝太多的液體食物,例如牛奶,尤其很多爸媽喜歡讓孩子在車上喝奶,或早餐只喝奶就出發,這樣都會加重暈車時的症狀。當然不吃餓肚子也不行,但別因此就吃些零食餅乾來充飢,因為太多加工製品、人工添加物也都會讓症狀更嚴重。長途旅行可以在途中給孩子吃些自然新鮮的食物,例如水果或較清淡的麵包、饅頭。
二、前一晚有個充足的睡眠:
根據研究,睡眠不足會讓「動暈症」更加嚴重,因此別忘了旅行前一晚,讓孩子有個充足的睡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