幫助孩子遠離近視的8個關鍵方法
幫助孩子遠離近視的8個關鍵方法
天才領袖/兒童發展醫學專家王宏哲
記不記得我們小時候的一支廣告?”…鞏固眼睛、保護牙齒、體格強壯”,我當然不是要大家買兒童營養品,但這三件事,確實是學齡前及學齡孩子最重要的,尤其是兒童的視力發展。很可惜,根據國健局的統計,在小學二年級之前,台灣孩子就近視的比例,每年不斷的攀升,看來我們在視力保健上的育兒觀念,顯然非常不夠。
魚肝油跟魚油不同,不能預防近視
很多爸媽會去買魚肝油給孩子補充,魚肝油的成分是維他命A及維他命D,是屬於脂溶性的維生素,在孩子的身體內過多,就沒有辦法代謝掉,是很不健康的一件事,所以要適量食用。另外,維生素A的主要功用,是改善夜盲症及乾眼症,而非大家口耳相傳的,可以改善視力、甚至讓近視的度數降低,現在都沒有相關的證據顯示。而魚油非魚肝油,主要的成分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EPA、DHA,則有助視力發育和修補視網膜退化。但我最推廣的還是,均衡飲食。因為保護眼睛的營養素,我在很多文章有提過,如β–胡蘿蔔素、葉黃素、花青素、Omega–3脂肪酸等,都在深綠色蔬菜、紅黃色蔬果、枸杞、深海魚、堅果類、乳製品、全穀類裡面,為了孩子的視力健康,我們不是該調整孩子的挑偏食行為才對嗎?
一旦戴上眼鏡,度數就會越來越深?
其實這個家長的迷思,我在節目中,跟國內知名的眼科醫師討論過了,答案是:不會的!反而很多家長,一聽到孩子要戴眼鏡,非常的排斥,開始試很多的偏方,不肯矯正,反而讓孩子的度數,急速的增加。因為隨著年齡的成長,孩子的閱讀量及用眼量不斷的增加,再加上現在孩子大量的螢幕學習,不矯正絕對是不正確的做法。會發現孩子常常瞇著眼看東西,而更加重睫狀肌的負擔。而兩百度以內的輕度近視,近距離不戴眼鏡也看得清楚,但如果你覺得孩子在寫功課時,經常姿勢歪斜,不斷的提醒,也很常很近的看書本獲反映看不清楚,可能需要跟眼科醫師討論,要不要給孩子一副閱讀用的眼鏡。
看電視,就是近視的主因嗎?
常看電視的孩子,其實不是每個孩子都會近視的,因為最重要的影響因素通常是用眼習慣,有幾點要提醒大家:
1、 觀看距離要把關
長時間的使用螢幕學習,而且都沒有休息。這樣會讓眼睛調整焦距的能力變弱,所以當孩子近距離用眼之後,一定要提醒孩子看遠。同理,當觀看50吋電視為例,雖然是遠距用眼,但仍然要保持正確對角線2.5倍的距離,也就是155到170公分,相當於一個媽媽的高度。如此一來,眼睛成像的能力,可以拉近拉遠,以免造成不可逆的傷害。
2、三歲以後再接觸螢幕和電視 :
其實根據國內外的研究,孩子在3歲之後,是可以接觸螢幕及電視的,但由於視覺動態系統及大腦專注力系統還在成熟中,6歲前,每天最好以30分鐘為上限,而且螢幕要避免太強烈的聲光刺激。內容最重要的是,要挑選互動式的節目,讓孩子的眼睛有時間跟上畫面,讓孩子的大腦,也能夠思考,一來一往的互動式螢幕學習,對刺激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,最有幫助。
3.訓鍊孩子學習回應 :
看完節目,可以訓練孩子思考反饋,”你覺得那隻瓢蟲,被捉弄了,是什麼感覺?你如果是他,你會怎麼做?”讓孩子去回想劇情,連結生活,這樣最具有學習意義。
有辦法不近視或近視不加深嗎?
這個問題就要回到,孩子及家庭,因為孩子的電視行為,非常像成人的收看電視的行為,你拿著爆米花邊吃邊看電視,孩子也會吃飯就想看電視;你很近的距離,就看起電視來,孩子也不會意識到距離的重要性。所以,父母變成一個很重要的典範。
有沒有護眼的正確觀念及正確習慣,預防近視,我有幾個建議。
幫助孩子遠離近視的關鍵方法
1、低藍光電視的趨勢 :
接近紫外線的有害短波藍光會造成孩子視網膜的傷害,爸媽選購電視時也要記得把孩子需求考量進去。選擇標榜低藍光的護眼電視,過濾掉容易傷眼的短波藍光位移到對眼睛負擔較輕的長波藍光(波長460-480nm),為孩子把關,選擇可降低藍光的電視是很重要的。
2、觀看和休息都要並行 :
電視螢幕高度應比眼睛略低,周圍不宜過亮或過暗,畫面不要有反光。避免連續看電視超過一小時,觀看30分鐘,就要讓孩子的眼睛休息。最好用的方式就是與孩子聊聊方才電視中的內容,或是模仿電視節目的內容和孩子互動,幫助回想節目內容和增加親子間的互動,也是現代爸媽要好好學習的S世代相處之道。
3、閃屏電視自測 :
一般螢幕在觀看時會出現肉眼看不見的閃爍即是閃屏,閃屏速度一秒可達250次,孩子的眼睛若在長期不受管制的觀看下,可能會造成眼精痠澀且易加深近視,在此提供一個小小的測量方式,爸媽們可以利用家中的手機或相機,對準螢幕拍下畫面,若是出現明暗條紋現象,那就是代表家中的電視該換台「不閃屏」功能,才能讓孩子健康又安心的觀看。
4.正確的光線來源
更多正確的用眼閱讀習慣,對於右撇子的小孩,室內光線來自左後上方,檯燈放在左前方,才不會造成陰影。
5.回家作業,一次完成,不完全正確!
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,使用了30-50分鐘的眼睛,一定要讓孩子休息10分鐘,或看遠方讓睫狀肌放鬆。所以回家功課是不是一坐下去,就一定花個2、3個小時督促孩子寫到完,我認為對大腦及眼睛都是不健康的做法。
6.學寫字,提早偷跑,也會影響視力
我最近聽到很多中班以下的孩子,就已經開始在學寫字了,這真是大錯特錯,不只手的協調還沒成熟,也強迫用沒成熟眼睛去進行盯著字的學習,就是揠苗助長。太費眼力的學習,例如提早學寫字,長時間的盯著螢幕看,容易提早近視、加深速度快。因為孩子視覺神經的快速發展期為6-12歲,千萬不要用正在成熟的感官,去進行大量的學習。
7.燈光不是越亮就越好
為孩子準備照明用具時,要選擇光線穩定不閃爍、防眩光的檯燈,很多家長覺得,燈光越亮越好,其實是錯誤的,因為孩子的紙面可能會反光,讓孩子的眼睛閱讀到一半,就會非常累。燈光不要太黃或太白,光度在二十一至二十七瓦,避免直射眼睛。
8.動手玩立體的玩具,也是在幫助視覺正常化
室內活動我比較鼓勵動手玩積木,因為眼睛必須要專注看,而且可以訓練立體視覺,這些能力比較好的孩子,立體感也會比較好,未來的體育課及動態能力,在學習過程中,都會比一般孩子來的輕鬆容易,也有助於視覺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