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決奶嘴吸不停,口水流不停的方法
用這招戒奶嘴及戒流口水
天才領袖教育中心/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
台灣媽媽最信賴的專業親子網/最關心孩子健康與發展的諮詢平台
孩子是不是還奶嘴吃不停?爸媽除了常聽到會影響牙齒排列,其實持續吃奶嘴,也常常影響講話的清晰度,以及社交人際關係!
孩子是不是還一直流口水?影響外觀外,可能也會吃得不好,說得不好!
來發展中心的許多家長,如果有吃得差/流口水/吃奶嘴等問題,我都會教大家口腔按摩,臨床原理是透過口腔周圍肌肉的刺激,喚醒肌肉的活化程度,孩子自然就會減少用奶嘴來滿足,口水也會因為口腔肌肉比較有力氣,可以吸進去,而不會一直流出來,大家快來試試!如果你是親自到天才領袖的家長,天才領袖的專業老師都會詳細的,示範我們的按摩技巧給父母看,請大家有耐心的學下來這招喔!
☆臉部和口腔按摩的方法:
*針對口腔敏感的孩童,往往也常見有觸覺敏感防禦狀況,因此盡可能先進行身體四肢的觸覺和觸覺刷按摩,再慢慢進行到最敏感的臉部和口腔按摩
全身性的幼兒按摩請參考=>觸覺刷專業影片教學
☆臉部(口周圍)按摩:
請爸爸媽媽先將手清洗乾淨後,以手指來進行按摩即可
1.由嘴角往耳垂下緣方向移動,點狀深壓方式來回3-5次
2.由人中開始沿著嘴唇周圍繞圓,以點狀深壓慢慢移動3-5次
3.輕拍全臉頰數次(坊間有些日系商品的瘦臉按摩小工具,也可以派上用場唷)
☆口腔按摩:
清洗手部後先以手指來進行按摩,等孩童能接受手指按摩後再以其他材質觸感來按摩,之後可以用指套牙刷等來按壓
1.牙齦:由上門牙開始往臼齒方向移動,點狀深壓方式在慢慢移動到下排牙齦;另外也可以用螺旋狀原處畫圓方式來按壓。
2.臉頰內側:大拇指和食指一手在臉頰外,另一手在臉頰內,像三明治一樣夾住,臉頰由內往外滑動數次
3.舌頭:為預防被孩童咬傷手指,可以用滅菌消毒棉棒來按壓,若孩子相當抗拒,也可以先帶孩子的手進去口腔按摩,先習慣被碰觸後再說。點狀深壓舌面,一開始不要太深入造成嘔吐反應,接著由舌頭側邊推動舌頭,等待孩童舌頭自己反向推棉棒的力量出現,來回數次再換邊。之後可結合不同感覺刺激來按壓,如棉棒沾蜂蜜、檸檬水等
(若有疑問請諮詢:天才領袖專業人員)
☆口腔按摩注意事項:
1.請勿在飯後進行口腔按摩,飯前10分鐘前來進行較為適合,每日可進行2-3回
2.口腔有傷口時或發燒時不要進行
3.有特殊疾病孩童,如癲癇或自閉症等,要請專業人員指導後再進行
☆其他重要訓練口腔能力的小活動:
1.吸的活動:吸麵條;吸管吸有阻力的食物,例如吸蒸蛋、布丁等
2.吹的活動:吹泡泡;吹樂器;吹水彩畫;吹紙片或衛生紙;吹蠟燭等
3.舌頭動作:用舌頭做鬼臉;舌頭舔臉上果醬(一歲後可用蜂蜜);海苔放在口腔內不同地方要求用舌頭移動;用舌頭移動含著的冰塊或小水果丁
4.咬的動作:咬硬的水果、蒟蒻條或魷魚絲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