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有亞斯傾向嗎?父母必知社交情緒教養重點
很多孩子固執到很超過,情緒常常很多,跟人的互動很差,這到底是有沒有問題呢?今天要來講亞斯伯格症(或類亞斯)孩子的教養,這類孩子變多了,而且常讓父母不知道怎麼溝通,常見的狀況有幾種:
1、東西會堅持弄到好,弄不好就會發脾氣
2、遊戲都要照自己的玩法玩,不能被改變
3、不太會跟同學相處,不知道怎麼互動
4、跟人玩時,不太顧慮別人感受
5、缺乏同理心,難以理解別人的情感
6、不管情境,講自己感興趣話題
7、跟人互動時較自我中心
8、容易誤解別人的意思
9、對某些事有強烈興趣,但其他事物也難以引起興趣,好惡分明
10、生活習慣很固執,不能改變
其實現在有很多孩子有上面這些狀況,而且一年比一年多,最好的方法就是早一點引導,幫助孩子盡快發展出穩定的社交情緒能力。
什麼是「亞斯伯格」特質?
雖然每位亞斯都是不同的,但有4項特質,最常用來判斷是否具有亞斯伯格症,分別是「人際互動」、「情緒調節」、「固執行為」與「同理心發展」:
特質1、人際互動問題
眼神不太注視對方,人際互動笨拙,較自我中心。無法察言觀色、同理心很弱。無法理解與遵守社會常規(如不肯排隊),無法依照情境表現適當的社會行為,融入團體有困難。
特質2、情緒調節問題
亞斯伯格的孩子常負面思考,容易情緒不穩定或遷怒他人,挫折忍受力相對偏低。因為他們融入團體有困難,因此在進入學校後較容易被老師發現。學齡的亞斯伯格孩子則常是小小糾察隊,愛糾正別人,不受同學歡迎,甚至有些孩子在校長期被排擠、被責罵,飽受挫折而拒學。
特質3、固著行為(缺乏彈性)
他們對特定事物有強烈的興趣,其他沒興趣的事物很難引起他們的動機。生活習慣上很固執,如走固定路線回家、只吃某些味道食物,好惡與道德感非常強烈。
特質4、同理心發展遲緩
亞斯孩子在情感處理方面可能會出現與他人情感反應不一致的情況。他們可能過於專注於自己的感受,對他人的情感反應缺乏共鳴,這使得他們的同理心發展變得較為緩慢。
亞斯傾向孩子的教養重點
1、溝通方式:幫他說出適當的話
亞斯傾向孩子在表達時可能會過於直白或不夠具體,因此我們可以幫助他們練習如何更具體、清楚地表達自己,並在必要時使用視覺輔助工具,比如圖片或社交故事來引導他們進行溝通。這些工具能幫助他們理解並表達情感與需求,避免因為語言不清而產生的困惑或焦慮。
2、情緒教育:觀察表情、說出情緒
亞斯伯格症的孩子較難理解和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。大人可以透過語言和行為的示範來幫助孩子學習這方面的技能。當孩子感到生氣、沮喪或快樂時,大人可以用簡單的語句描述這些情緒,並教孩子如何適當地表達。例如,當孩子感到沮喪時,大人可以說:「我看到你很沮喪,這是因為這個遊戲太難了。我們可以一起解決這個問題。」同時,大人也可以通過表達自己的情感來做出示範,讓孩子模仿和學習。
3、人際互動:教同理心、教解決衝突
亞斯傾向孩子在社交情境中可能會有困難,這時,我們可以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擬真實的社交場景,讓孩子學習如何與他人互動、如何聆聽並尊重他人的感受。教導他們基本的社交規範,如輪流、道歉、打招呼等,對於孩子的社交技能培養十分有益。這些技巧的練習能讓孩子在與同齡人互動時,更加自信和舒適,也能減少衝突和誤解。
》王宏哲老師設計《暴走小怪獸》桌遊!一套教孩子情緒同理心的卡牌遊戲
4、學習引導:預告增加彈性、先聽他怎麼想
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常常依賴固定的規則和日常習慣,這讓他們感到安全和穩定。但過於僵化的思維方式會限制他們的適應能力。大人應該引導孩子學會「接受變化」,打破固有的唯一規則。例如:在遊戲中加入不同的規則變化,讓孩子學會適應新的情況,或者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改變一些固定的程序,讓孩子學會處理不確定性。通過這種方式,孩子可以變得更加靈活,學會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