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輕忽!大S流感驟逝,增強自體免疫力這樣做

今天傳來令人震驚的消息,知名藝人大S去日本旅遊時不幸因流感併發肺炎,48歲離世,令很多人不捨。
現在新冠病毒、流感、腸病毒來勢洶洶,病毒不會消失,我們該如何防範這些病毒呢?其實有許多專家都指出:做好自我保護、增強免疫力,是讓孩子遠離病毒的好方法。除了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外,均衡、完整的營養攝取是一大關鍵!
現在我們就來看看爸媽可以怎麼帶孩子「吃」,讓孩子維持良好的免疫能力。
提升孩子免疫力的飲食對策
一、小心這四類食物,攝取過量有礙免疫力
1.鹽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建議,成年人每天的鹽攝入量不超過5公克,大約相當於一茶匙的量。吃太鹹不只會有高血壓的風險,德國研究也指出:過量攝入鹽會降低免疫力。特別不要吃太多「加工肉類」:例如香腸、火腿、培根,因為它們含有過多的鹽和脂肪。
2.糖
已經有不少研究指出,吃太多的糖,大腦會如臨大敵般,免疫反應開始生效,破壞大腦的認知功能,包括學習力和記憶力。攝取高糖零食後這些精緻糖進入人體很快就會影響血糖濃度,導致胰島素大量分泌,造成低血糖,如此會刺激腎上腺素分泌,導致神經過度興奮,產生注意力不足、躁動的行為表現,營養的失衡也會造成情緒管控下降。
世界衛生組織(WHO)建議每日游離糖攝取量應降低至總熱量的五%。參考國民健康署一至六歲活動量適中兒童的每日所需熱量,計算出幼兒每日游離糖攝取量如下。
3.油
攝取過多不好的油,會抑制免疫細胞內的自然殺手細胞、甚至減少數量,並且會延遲抗體的反應、破壞腸道菌相導致腸漏症,使免疫力下降。雖然說脂肪要適量,但是吃到太高油的食物是不利於免疫系統的!
4.加工食品
研究顯示,食品內常用的防腐劑對於動物有免疫毒性,這些化合物有可能會損害我們的免疫系統。造成的後果包括過敏、慢性發炎、免疫抑制還有免疫刺激,因為不當的免疫狀況而造成體內組織損傷。這些都是在調味料、包裝餅乾中常見的防腐劑。
另一面,醫學家也發現,愛吃零食的孩子,身體容易缺鋅、缺鐵、缺鈣,這些都是讓大腦順利運作的重要營養素,長期缺乏就會影響學習力及情緒管控的能力。
二、六大食物天天吃,可增加免疫力
根據衛生福利部的健康飲食建議,應多量且均衡的攝取這6大類食物,最好再搭配適當的運動,可提升免疫力,讓身體更健康!

研究指出蔬果的攝取量增加會促使發炎介質(proinflammatory mediators)減少,並且強化免疫細胞,進而增強抵抗力。不同顏色的蔬果富含各種維生素、礦物質、膳食纖維及植物化學素,如維生素A、維生素C、鐵、鈣、植化素等多種營養素;膳食纖維可維持腸道健康,增強對伺機入侵的病菌的抵抗力;而植化素則具有抗發炎等活性。每餐蔬菜攝取量則比1個拳頭大一些,也可以適量增加。
維生素C可協助膠原蛋白生成,維持細胞膜完整性,減少細菌及病毒入侵的機會。能夠預防及減少呼吸道感染,增加對細菌和病毒的抵抗力!可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包含芭樂、奇異果、甜柿、木瓜、聖女番茄、草莓、柑橘類水果等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