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零食「蠟瓶糖」流入台灣, 成分不明恐含致癌物
近期中國吃播流行吃一種叫做「蠟瓶糖」的糖果,這種外表繽紛討喜的糖傳到台灣,在蝦皮等大型網購平台都買得到,甚至在夜市也可以看到他的蹤跡,但近日卻被爆出成分不明,衛福部指出蠟瓶糖目前並沒有完整標示,也無更進一步的進口商資訊,未經核准輸入就販賣,恐怕已經違法。
「蠟瓶糖」是什麼?真的可以吃嗎?
五顏六色的「蠟瓶糖」,被製作成各種精緻可愛圖案,有些商家標榜用蜂蠟製成外膜,內餡包糖漿或果醬,咬下去有爆漿口感,在網路推薦流傳下,從中國大陸紅到台灣。但衛福部指出網購的蠟瓶糖並沒有完整標示,也無更進一步的進口商資訊,未經核准輸入就販賣,恐怕已經違法。
衛服部次長林靜怡指出外層的蜂蠟可能被工業蠟替代,含有危害人體健康的人工色素,增加罹癌風險。食藥署今(19)日接獲檢舉,有部分賣家為了躲避查緝,將「蠟瓶糖」改名「蠟皮糖」、「蠟豆糖」等其他名字販售,食藥署已展開調查,各大平台陸續下架,剩下製作模具和加熱用鍋具,但還是要提醒家長要注意不要誤買了!
台灣禁止賣蠟瓶糖,販售恐觸犯哪些法規?
蠟瓶糖目前不是經核准之食品,但取得卻很容易,小朋友可能已入口,對身體健康有疑慮。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呼籲沒有經過食藥署查驗合格的食品,不要隨便食用。衛生單位也指出會持續追蹤,民眾如果發現違法販售,可向當地衛生局檢舉,食安問題要全民配合把關。相關違法法規如下:
1、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貿易許可辦法第7條:中國大陸貨品非經經濟部公告准許輸入或專案核准輸入等,不得輸入。
2、食安法30條:輸入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食品、基因改造食品原料、食品添加物、食品器具、食品容器或包裝及食品用洗潔劑時,應依海關專屬貨品分類號列,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查驗並申報其產品有關資訊。
家長把關、食安觀念從小教起
家長在孩子還小時該引導孩子了解「食安問題」,除了讓孩子了解嚴重性,也該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敏銳度,如:製造日期有效日期、成份、食品添加物、人工色素、製造廠商、產地、是否有過檢驗等資訊。更重要的是父母也該重新檢視家裡常見的食物及用品,是否來源標示不明,才不會發生如這次「蠟瓶糖」的事件主角喔!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