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有亞斯柏格嗎?父母該提早正視孩子的人際社交發展(送社交情緒發展表)
前一陣子看到一個網站,有一群醫學專業的人,一起製作了「亞斯的厚帽子」,三分鐘讓你了解亞斯柏格!如果你是家長、老師、保母……等,只要生活中會接觸到孩子,都推薦你去逛逛這個相本。
不過依照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,已經沒有所謂的亞斯伯格症或高功能自閉症,這類的孩子我們都統稱為「自閉症光譜疾患(Autism Spectrum Disorder,簡稱ASD)」,或稱為泛自閉症。
正視自閉孩子的優勢能力
這幅畫是一位8歲ASD孩子送給我的畫,很多功能較高的泛自閉症都有其優勢能力,最近剛看過一本書《風雨無阻》,描述一位職業婦女撫育自閉兒的歷程,作者用豐富的圖文漫畫,生動呈現自閉兒的思考世界與母親自我的爭扎與勇敢,很推薦大家看看。
我很能夠體會,當家長得知自己孩子有自閉傾向時,是很難接受的,正如書中作者一樣,但她很快就發現接受了特殊教育的孩子,除了能力進步了,也快樂自信多了。臨床上還是常遇到長時間在”deny”階段的家長,一心一意地要用一般孩子的教學方式教導孩子,這往往會抹煞了孩子的優勢,也容易讓孩子不知所措,完全失去自信心,長大成為凡事不敢擔當的人格特質。
1-6歲人際互動發展,早期發現孩子的社交問題
隨著醫學進步,自閉症現在已能在兩歲前被診斷出來,甚至一歲前其實很多自閉的特徵就已經出現了。
在「社交發展」上可能會出現下列特徵:
1、與人較少有眼神接觸。
2、較少去注意環境中的人,或對他人幾乎沒有甚麼反應。
3、幾乎不會去展示(show) 或去分享他們愛的事物或活動,例如寶寶拿到玩具很得意會展示給媽媽看,或自己會拍手了會看著你分享他的成就,但自閉傾向的孩子鮮少會這樣。
4、很不會看臉色,對別人是生氣、沮喪或慈愛的反應會不恰當。
另外他們比較不會去解讀肢體語言,也分不太出來語言中的語氣為何,它們也很難掌握到別人講話的重點為何,也無法去預測或了解他人的行動意圖,這部分就是我在「教孩子比IQ更重要的事」書中說的心智解讀能力(theory of mind)了。
▼ 兒童社交情緒發展表,點這裡下載
在「溝通能力」部分,一歲前的語言發展里程碑包括能說1~2個單字、聽到叫他們的名字會轉頭、能指出它們想要的玩具,如果給的不是他想要的,能清楚地用語言(例如「不」)、手勢或臉部表情表示出來。
(下一頁看_自閉傾向可能出現的特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