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到霸凌如何保護自己?教孩子正確應對六種常見霸凌
當孩子說:「媽媽,XX同學要大家都不要跟我玩,怎麼辦?」這時身為爸媽的你會怎麼回應呢?昨天在捷運上偶然聽到一個孩子這樣問媽媽,結果媽媽立刻就反問孩子:「為什麼不要跟你玩?你做了什麼事讓大家不喜歡嗎?」聽完這位媽媽的回話,我真為她擔心,孩子向大人求助,但卻感受到大人的質疑與不信任,這樣未來遇到事情,就容易把話藏心裡,這是很危險的。
孩子生活中常見的霸凌類型
校園霸凌問題逐年升高,年齡也下降中,小學生遭到霸凌佔所有案件的3成以上,常見的霸凌種類有六種:
1. 關係霸凌:
這是最常見,且最容易被忽視的霸凌方式,霸凌者透過說服同儕排擠某人,或將某人拒絕於團體之外,這一類的霸凌也常會牽涉到言語霸凌,散播不實謠言,例如「她很髒,她都會吃鼻屎,你們大家都不要跟她玩」。
2. 言語霸凌:
這種霸凌會產生肉眼看不到的傷,但卻會造成心理的重大創傷,霸凌者主要是用言語去刺傷、恐嚇或嘲笑人,例如「她這次考試100分是因為偷看別人的答案」,或「你不給我這隻自動鉛筆,我就叫XXX不要再跟你玩。
3. 肢體霸凌:
這是最容易辨識、最令孩子恐懼的霸凌,包括踢、打、搶奪他們東西等,霸凌者往往會搞到全校都認識,而霸凌的行為也會隨著年齡變本加厲。
4. 性霸凌:
舉凡有關性或身體部位的譏諷、嘲笑,或對性取性的譏笑,以及針對隱私部位的侵犯等,皆屬於性霸凌,例如笑同學娘娘腔、矮冬瓜等都算。
5. 網路霸凌:
這是速度快、管道多、殺傷力大的霸凌,透過網路、電子通訊設備,對他人產生關係霸凌、言語霸凌、肢體霸凌、性霸凌甚至網路霸凌等。
6. 反擊霸凌:
這是被霸凌者轉為霸凌者,因為自己長期被霸凌,就轉而以無預警激烈的手法去欺負弱小的孩子。
如何教孩子應對各種霸凌?
既然霸凌事件層出不窮,當霸凌事件真的發生在孩子身上時,第一時間孩子如何應對才能將傷害減到對低就顯得相當重要,針對五種常見的霸凌,爸媽可以這樣教:
1. 當孩子被關係霸凌時:
請孩子要跟老師說,或跟爸爸媽媽說,爸爸媽媽再去請老師了解,因為老師需要針對帶頭霸凌的人去處理,而孩子是否也有需要改變的地方,大人也需要冷靜的分析給孩子聽,但重點要讓孩子知道,「被霸凌不是你的錯,不過,如果有我們可以變得更好的地方,當然值得去改」。
2. 當孩子被言語霸凌時:
首先,平時就要給孩子一個觀念,人家罵你、故意找你麻煩、嘲笑你,通常就是想要看你的反應,所以當對方覺得無趣,就會收手,因此當遇到言語霸凌時,就是你們雙方鬥智的時間了,孩子,你有辦法不動聲色鬥贏嗎?走掉是一個方法,罵回去當然也是一個方法,但如果對方言語攻勢猛烈,建議只要冷靜地說一句,「我不喜歡你們這樣說話」,接著告訴老師即可。
3. 當孩子被肢體霸凌時:
保護自己絕對是最重要的,但是要讓對方知道你不是會乖乖被霸凌的人,勇敢大聲地說不,才能喝止這種要欺負弱小的人,當然大聲說話是需要練習的,因此爸媽平時要讓孩子有在人面前說話的機會,此外,記得,不論如何,告訴大人絕對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。
4. 當孩子被性霸凌時:
讓孩子了解,隱忍絕對不是解決被霸凌的方法,你忍一次,對方就會有第二次、第三次,所以第一時間都一定要告知大人,而且這些霸凌者最愛找弱的人下手,所以勇敢拒絕絕對是處理的第一步,此外,下課時,多跟朋友走在一起,盡量別落單,也是保護自己的方式。
5. 當孩子被網路霸凌時:
平時就要告訴孩子網路霸凌是不對的行為,因為網路霸凌不像言語霸凌或肢體霸凌,這兩種孩子從小就知道不可以罵人、大人,網路霸凌連很多大人都會過不去,近年有不少名人因為網路霸凌而自殺,家長可以從這些事跟孩子探討及認識網路霸凌,第一時間一定是求助大人並留下證據,網路是看不到的世界,不需要為了這些人傷害自己,記得回到現實世界,看看身邊還有很多愛你的朋友與家人。
此外,也可以提醒孩子,霸凌是可能會觸法的,因此當看到霸凌事件,或同儕要孩子一起做時,千萬別盲從,勇敢告訴大人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,而大人也要記得,當孩子跟父母分享學校發生的事時,傾聽、關心、詢問、了解狀況最重要,千萬別一開始就懷疑是不是孩子做了甚麼才會……,這會讓孩子對大人失去信任,有甚麼事就不對大人說,爸媽就更難在第一時間時掌握孩子的心理狀態了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