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六句話不要說,小心跟孩子更疏遠
很多父母真的很愛自己的孩子,但在相處中反而把這些焦慮、不安的情緒送到孩子的心裡面,剝奪了孩子的安全感。
快來看看破壞親子關係的六大句型,你有沒有不小心說出口呢?
第一句話:我都是為你好啊、難道我會害你嗎?
這一類的語言是一種綁架孩子的語言,常常讓孩子不知所措,而且他的情緒起伏會更大。
► 你可以這樣說:「我們來討論怎麼做會比較好。」給親子關係溝通的空間,兩方都要說出想法,同理彼此論點。
第二句話:你怎麼講不聽、你是不是要把我氣死才高興?
孩子不聽話本來就沒有要把你氣死,是你自己把自己氣死了!這一類情緒勒索的話會讓孩子很焦慮、緊張。
► 你可以這樣說:「你這樣讓我很生氣,我希望你可以_____。」先溝通自己的情緒,並下達明確建議,口氣要溫和但論述要直接。
第三句話:表現這麼差真的讓我很丟臉哎
這一類的語言無形中充滿了「比較」,會讓孩子自我否定,而且會讓他自信心低落。
► 你可以這樣說:「我們下次再努力。」對於現狀不責罵,並對進步空間給予鼓勵,孩子才會更有目標進步。
第四句話:我也很討厭你
當孩子說「我最討厭媽媽了」的時候,大人可能也會回嘴說「我也很討厭你」,這一類的語言會讓孩子懷疑親情,因為大人用親情這件事情來當賭注,希望孩子聽話。
► 你可以這樣說:「我知道你說這句話不是你真正的意思。」孩子情緒語言表達還需練習,父母不用以字面上文字解讀。
第五句話:我對你這麼好,你是怎麼對我的?
這句話會讓孩子心理過度的羞愧,他有可能接下來會暴怒、也可能會有逃避的行為,因為你讓孩子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。
► 你可以這樣說:「想一想你接下來該做什麼?」先將批判語言去掉,著重在接下來真正重要的事,而不是將情緒直接丟出來,造成兩敗俱傷。
第六句話:別人可以聽話,為什麼你就是做不到呢?
這句話你以為傳達的是希望孩子可以聽話,可是聽在孩子耳朵裡面是充滿了失望、還有放棄的語氣,最後孩子會覺得自己不如人。
► 你可以這樣說:「我們來討論一下怎樣才能更好。」跟孩子一起討論改善方法,將重點放在自己孩子身上。
教養是要教孩子從錯誤中去反省自己而不是逼孩子就範,學會擁抱哭泣的孩子是大人的課題,不要讓他們情緒起伏更大~
【看教養影音】這6句話不要說,小心孩子跟你更疏遠↓↓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