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動手打人 別只說不可以!父母必學E K F C教育法
EKFC教養4步驟
減少孩子生氣就動手
Expression:幫孩子把挫折的感覺表達出來
一個孩子會動手,最大的原因是沒有辦法消化怒氣、挫折,而爸爸媽媽是孩子最親的人,孩子就會發洩在親密的人身上,這時候我們要協助他們將感覺表達出來,可以善用「我訊息」傾聽法,當孩子生氣時,其實是很不喜歡被他人指責,像是以「你」開頭的批評(ex: 你怎麼又打人),父母可以這樣說「我知道你很生氣」「我知道你很難過才會出手」,如果跟孩子溝通時是使用「我」的方式,孩子會更願意張開他的耳朵,也會更快的冷靜下來
Kindness:溫和的協助孩子冷靜下來
爸媽要保持溫和冷靜的態度,幫助孩子冷靜下來,千萬別急著教訓就說「你怎麼可以打人」,其實孩子會有攻擊的行為,是因恐懼而衍生出來的求生行為,這個時候他們是很難冷靜下來,如果這時身邊有更焦慮的爸媽,就可能導致該教的沒教到,反而讓孩子學到了大人的情緒化的結果。
Firm:堅定的告訴他,動手打人會讓人受傷
大人要用堅定的態度明確地告訴孩子什麼是可以的,什麼是不可以的,當孩子脾氣上來時只收到禁止的指令會更刺激孩子的情緒!而聽到「可以」會發現孩子會更冷靜、更願意聽,這時在告訴他不可以的界線是什麼,像是動手打人會讓別人受傷,是不可以的。孩子的情緒是需要宣洩的,壓抑只會造成下次更大的情緒爆炸,當孩子無法用語言表達情緒時,可以引導用行動來表達自己需要幫助,教正確情緒表達方法,像是「揉紙、用力塗鴉」讓大人知道你需要幫忙。
Control:直接教他怎麼做,怎麼控制
明明教過孩子不可以亂打人,但還是會出現同樣的行為,這是因為「缺乏練習」,情緒管理是需要透過日常練習,大腦的迴路才會產生改變,大人可以直接教他該怎麼做,像是先深呼吸一口氣冷靜一下,再想一想這個情況該如何反應才適當呢?這些可以透過日常生活常見的情境、桌遊帶孩子反覆練習正確的回應方式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