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學才藝前,爸媽要先知道10個觀念
記得幾年前,我替打擊樂的幼兒教學系統進行全省師訓時,我發現這些音樂老師們,每位都很活潑,我帶很多活動,老師們的玩興都很高,我覺得,孩子在這一類的老師帶領之下,一定可以快快樂樂的上課。因為用玩的,學習的速度最快。
另外,幼兒學才藝時,很多都是親子課程,這時候爸媽就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了,因為台灣的父母真的很愛比較,兩歲半的孩子上律動課,專業老師會告訴你一開始孩子有融入10幾分鐘就相當不錯囉!
但每個孩子的先天氣質不同,有些孩子真的很棒,可以跟著半堂課以上,爸媽就開始對自己的孩子過度要求和期待了,無形中,本來愛音樂的孩子也會被你搞到討厭上課,甚至容易產生矛盾而有情緒。
該朝著優勢去學才藝,還是補足弱勢能力?
我認為比例應該是七比三,優勢的比例重,讓孩子相當有成就感,興趣也能藉此培養,但弱勢也不該放掉,因為不該在這麼小的年紀就對弱勢能力示弱。
但弱勢能力要培養成興趣是相當困難的,所以我建議爸爸媽媽,在學習這方面的才藝時,更應該放低期待,多些陪伴和讚美,讓孩子有成就感,或者將孩子喜愛的和弱勢能力結合在一起。
例如孩子愛車,但就是不喜歡美術類的活動,爸爸媽媽可以和老師溝通,甚至在家練習時,讓孩子用壁報紙畫出停車場、跑道來玩車,或用紙箱、瓶罐做成車子並彩繪,這就是所謂的用優勢能力帶動弱勢能力。
讓孩子學才藝的十大觀念及做法
1、不要衝動做決定
孩子說想學,不見得是真的喜歡,多討論及體驗,勿衝動就馬上決定。孩子說不想學了,也不見得是真的不要,要觀察在裡面遇到什麼挫折。
2、先以遊戲為主
年齡愈小的才藝,愈應該以遊戲為主,讓孩子的肢體感官都動起來。
3、不要限制
才藝可能有體能、感官遊戲、音樂、藝術、智能操作等,別太早定義孩子是哪一類的天才而大量接觸,因為反而限制孩子多元發展,並混淆孩子自己的內在需求。
4、不要在意結果
學習成果絕對不會比學習過程重要,不要拼命的測驗、趕進度、不合理的練習,而讓孩子無法輕鬆快樂的學習。
5、無法專注的孩子要從小班制開始
注意力易分散的孩子,適合小班制先開始,會降低外在環境對孩子的干擾。我常被問到,一班10個小小孩都能乖乖坐好,唯獨我的孩子會跑來跑去,有3個可能:
第一、他剛加入,不知道教室規則
第二、他加入的是菁英部隊,其他像你孩子的氣質的,早就一個一個撤退了
第三、團體專注力真的比較差,可以請專家評估一下,以免學才藝學到爸媽快氣死。
6、師資更勝設備
看老師與孩子的互動,更勝設備。
7、帶孩子多參觀,多走幾趟
8、才藝好玩最重要
但不要因為要學才藝,而打亂原本的生活作息。
9、不要帶著孩子舟車勞頓
媽媽辛苦,孩子也辛苦。
10、觀察教案或教材設計,是否適合孩子的年齡及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