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6句話不要說,小心破壞親子關係!
Top6:你那是甚麼態度?別人都不會這樣…(比較的話)
很多時候大人是想鼓勵孩子可以做的更好,但往往卻變成了「比較」,讓孩子受傷!這些無形中的「比較」,會讓孩子的個性變得自我懷疑、善妒、消極、敏感及失去自信。
掌握EQ關鍵,讓教養不失效
具體教孩子表達
透過日常生活經驗分享自己的情緒感受,讓孩子知道並訓練「察覺情緒」。例如:媽媽覺得你拿了別人的東西,那個孩子表情已經不一樣了耶!你看他的眼睛,他也嘟了嘴巴,好像很難過的感覺,你看看。引導孩子說出如果是自己的東西被拿走,會有什麼樣的感受,同時也能培養孩子的「同理心」。
玩中學情緒表達、同理心,讓情緒小霸王變身「情緒管理小達人」↘↘
營造出有安全感的對話
大人的情緒控制要好,孩子的安全感才會高,當孩子缺乏安全感時,情緒起伏會更大!大人要先穩住自己,別讓情緒被孩子牽著走,要先同理孩子的感覺,降低他的焦慮感,要先聽孩子講完感受,不要急著教!等孩子說完之後,大人也才知道接下來應該怎麼引導比較好。
氣話要少說,要說心裡話
情緒爆炸時,有些氣話,明明不是心裡真正要表達的,卻容易脫口而出,大人的氣話,會讓孩子受傷,覺得爸媽不愛他了,不安全感上升,變得焦慮緊張,情緒不穩,未來可能變得更加叛逆!要多說心裡話,提升孩子的安全感,讓他感受到大人是愛他的!
減少不必要的比較
尊重孩子的選擇,別比孩子更在意輸贏,適時放手讓孩子嘗試錯誤,在孩子遭遇挫折時,別急著去扶他一把,這樣孩子很容易看不到自己的弱奌及缺點,要讓他錯誤中成長。給予孩子多一點的信任與信心,做孩子最重要的後盾!
情緒勒索的話語在教養上一點幫助都沒有,一定要少說!這些情緒控管,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同,並不會讓孩子變更好,反而容易養成習慣怨天尤人的孩子,情緒EQ沒教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,不要當控制父母,要當「引導」父母!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