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6句話不要說,小心破壞親子關係!
很多父母不知道,我們在教孩子時,常常會不經意說出情緒勒索的話,讓親子間的情感逐漸疏遠,別小看這些話,從最親密的人嘴中說出,殺傷力最大,並且會造成孩子的內在壓力與陰影。教孩子時有好多話,大人以為是關心,但傳到孩子心裡卻是隱形的傷害,別把孩子推更遠,快來看看這些話你說過了嗎?
檢測:讓「親子關係更緊繃」的溝通方式
1、你是故意要把我氣死嗎?
2、你真的很講不聽耶!
3、這有什麼關係?這樣也要哭!
4、你現在是欠揍嗎?
5、為什麼別人都可以,你就不行?
6、你再給我說一次試試看!
7、你那是什麼態度?
8、你是不是又偷拿什麼東西?
9、你再不做,我就不給你⋯
10、我下次再也不帶你出來了
1-10項中幾項?中三項要調整教養方法!
爸媽必看!管教語言殺傷力排行榜
Top1:你是不是想把我氣死!(情緒勒索的話)
有些父母習慣利用親子間的親密關係,來當作一種賭注,希望孩子可以達到期望中的行為,這樣不但不能改變孩子的情緒,反而會帶來很多壞處。孩子因為沒安全感,會恐懼緊張,一方面可能還不知道做錯什麼,進退兩難,以為真的被媽媽討厭……,此外,長期處於情緒勒索的教養下,孩子可能出現模仿行為,用這種方式反饋於主要照顧者。
Top2:你再給我說一次試試看!(阻止表達的話)
在孩子的世界裡,生氣就是生氣,沒有什麼「亂生氣」。我們要教孩子如何「調節自己的脾氣」,而不是要限制孩子發脾氣。另外,從心理學中發現,情緒也是孩子的一種「溝通的工具」,大人完全封鎖孩子的情緒傳達,就是阻止了孩子的社交溝通,嚴重會讓孩子社交退化、語言退化、複雜的情緒發展不出來、同理心退化等,造成退縮及自責型的人格。
Top3:這有什麼關係?這樣也要哭?(缺乏同理的話)
沒有同理孩子內心又火上加油的話,千萬別輕易地說出口,會讓孩子的心裡覺得:「你看,你就是不懂我在氣什麼,你就是不懂我在哭什麼,所以我要哭得更大聲,才能讓你知道我覺得這件事有多重要。」其實孩子最在乎的是自己有沒有被大人懂,此時大人說出同理情緒的話語,會讓孩子感受到大人有在乎他的感受,有在乎他的想法,也會比較願意溝通。
Top4:你現在是欠揍嗎?(恐嚇的話)
有時候小孩在鬧彆扭,而大人的情緒也不好,可能就會說出一些比較難聽且含有恐嚇意味的話語,雙方都有情緒,就成了無效溝通。我們可以使用一些既定的說法「我們好好說、慢慢說,現在怎麼了呢?」,如果遇到孩子堅持,開頭就使用這句來開啟正向對話。一定要記得,親子相處偶有摩擦,這時候對大人而言應該是鬥智,而不是鬥氣唷。
Top5:你真的很愛哭!動不動就生氣!(標籤負向性格)
哭是正常的情緒表達,是健康的,大人不應該禁止,更不應批評情緒並貼上負面的標籤,這樣會讓孩子缺乏自信、容易畏縮,孩子會認為他的情緒是不重要的、不被重視的,甚至學到不需要在乎他人的情緒,缺乏同理與同情心。
(下一頁繼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