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常分心該怎麼辦?先找出易分心原因再教
然而,不是每個課程都能調整的,因此親師配合在家中預習也變得很重要。例如事先了解明日的課程內容,比較複雜的觀念或議題,爸媽可以先跟孩子預習或指導,而每天也都要確認孩子今日的學習內容是否有困難的地方,及時解決,不要拖,孩子才能在隔日的課程中跟上速度。
4.太簡單不想聽
現在孩子從小就大量接收各種知識,以注音符號為例,有些學校小班就開始學,因此孩子到了小一學ㄅㄆㄇ時,會有一種「太簡單,這我都會的感覺」,孩子就不想聽而容易產生分心行為。
遇到這類狀況,當然首先要確認孩子是不是真的都會,如果孩子其實是不熟練的,有可能只是因為重複性高而厭倦,這時的引導方式,就會用前面所提過「沒興趣沒動機」的解決方法。
但如果孩子真的是都會,那麼就建議要有教學彈性,可以指派孩子其他有意義的任務,讓孩子看起來跟班上一樣都是在專心學習,實際上孩子在解決的是更高深的問題,讓孩子具有挑戰感會更專心。
5.過於沉浸自己世界
這類孩子通常比較自我,不太在意別人在幹嘛,老師對全班說的指令常常都沒聽見似的,要單獨對孩子再說一次,孩子似乎才會接受到指令而動作。這類孩子要練共同注意力、情境觀察與理解、心智解讀和社交能力。大人可以多用提問的方式,詢問孩子「現在大家都在做甚麼?」、「你覺得發生了甚麼事?」「剛剛有聽到什麼?」,讓孩子觀察情境並表達。
此外多玩猜謎的遊戲、比手畫腳,這都能增進心智解讀的能力。而多進行團體遊戲,例如一二三木頭人、老鷹抓小雞等、鬼抓人等,這有助於共同注意力的發展。
6.忘了自己要幹嘛
有些孩子事情做一做就像當機了一樣,忘了接下來要幹嘛而分神,這類孩子在家寫作業通常很慢,好不容易拿了作業出來,應該要寫四頁,結果可能寫完兩頁,就一副忘記還要翻頁再寫似的,開始東摸西摸,而爸媽看到的景象就是寫作業分心。
這種忘了自己要幹嘛,但提醒後又能記起來是要寫作業的情形,是工作記憶問題,也就是說明明是正在進行的事,但告一段落或一分神,就忘了下一步驟要幹嘛,或忘了要回神來繼續完成事情。這類孩子建議可以先用心像練習的方式,將接收到的指令或接下來該進行的事,在腦袋中先演練一遍流程,這能讓孩子的工作記憶更牢固,而實務的常見作法,是請孩子用自己的話把等等該做的事情說出來,這能確認孩子是有思考過的。
此外也可以運用多感官策略,例如運用memo或其他圖示、鈴聲或諧音等來幫助自己記憶該做的事與步驟。此外,這類孩子適合多閱讀,閱讀後學習用自己的話將故事說出來,對於工作記憶的增進也有幫助。
最後,提醒各位爸爸媽媽,容易分心的孩子,是非常需要注意飲食、睡眠、運動和減少3C的,因此當覺得孩子有分心問題,可以先檢視一下這16件會偷走孩子專注力的事,然後同步參考上述的解決方法來改善唷!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