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很自我,如何培養同理心?
5-7歲:教「他人在想什麼」完整表達
可以這樣做:
1.從日常生活所發生的事件或是故事情節中,讓孩子思考與演練。
2.透過觀察他人的言語及肢體表現,體會他人的情緒感受,增加同理。
3.鼓勵小孩說出感受,多一點情緒討論,有助於孩子理解他人的情緒行為。
7-9歲:同理心桌遊、合作型任務
這個階段的孩子已進入小學,要學習如何與人合作、溝通,融入團體社交生活,太過自我的孩子可能就很難交到朋友。
可以這樣做:
1.多參與合作型活動或桌遊,訓練正向社交發展,學會與人相處互動。
2.學會傾聽與分享,傾聽別人的經驗,分享自己的想法,讓孩子了解他人與自己的感受。
9-12歲:教「換位思考」表達內在感受
這個階段的孩子已進入中高年級,同理能力也應當更加提升,換位思考的訓練更為重要。
可以這樣做:
1.透過情緒教材帶孩子訓練情緒,例如:情緒桌遊《暴走小怪獸》桌遊讓孩子透過遊戲的設計訓練孩子「情緒表達和換位思考」,桌遊裡的卡牌也可以直接作為教具使用,完中學情緒,小孩不排斥!
2.透過電影、卡通、小說的情節帶著孩子「換位思考」,不僅能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,也能訓練同理。
3.從日常生活中做起,遇到事情時,先帶著孩子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,再進行討論,一次次的練習,養成富有同理心的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