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種沒安全感孩子,如何幫他們有效建立安全感?
0-12歲安全感建立分齡攻略
0-2歲要適時擁抱、互動遊戲
0-2歲的寶寶,對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關係較為強烈,尤其氣質敏感的孩子,只要媽媽不在身邊,就會容易有焦慮及愛哭的行為。
如果是這類型的孩子,爸媽要多給寶寶一些擁抱,他們正在安全依附期,多一點擁抱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。
3-5歲要引導表達、鼓勵挑戰
3-5歲的孩子,逐漸增加語言及認知發展,可以多用正向鼓勵方式引導孩子表達。
可以多給孩子安心話語,鼓勵他們面對挑戰,例如當孩子無法獨自睡覺,或嘗試新事物時:「媽媽一直都在你的身邊,你再試一次看看,就會成功。」以減少孩子不必要的焦慮感。
6-8歲要接納犯錯、打造自信心
6-8歲孩子開始融入團體生活(幼稚園、才藝班、自學社團…),安全感較差的孩子,容易會有避免嘗試及退縮的行為,常會以「我不會、我不行」來逃避。
這時候,我們應該多鼓勵孩子,多表達出自己的害怕及不敢嘗試的原因,同時引導他們去面對會犯錯的自己,可以透過一些故事,或是爸媽的親身經驗,讓孩子知道失敗並不可恥,打造孩子的自信心。
9-12歲要教自我認同、告訴他優點
9-12歲的孩子,已經開始培養獨立思考的性格,較沒有安全感的孩子,在學校也會更加影響他們的社交人際關係。
當孩子有這類的問題產生,可以引導他們自我認同,例如讓孩子寫下自己的優點,陪著孩子一起去思考,有時候孩子認為是缺陷的特質,也可以變成一個優點!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