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犯錯老愛找藉口、推卸責任?用這招教孩子學習負責!
五、 教解決問題的方法
有些孩子不是故意逃避、不負責,而是不知道怎麼辦,因此可以教導孩子犯錯時的三步驟:1、真誠地表示歉意,承認錯誤,不論是不是不小心的;2、關心狀況,了解自己的行為產生的影響有哪些;3、採取補救措施,例如幫忙送健康中心、拿藥,或詢問對方可以怎麼補救或幫忙。
六、 教分辨事情輕重緩急
有些孩子是對自己該做的事不負責,例如寫作業、複習功課、收拾書包等,在孩子上學後有這些「工作」時,就要開始教導孩子分辨,什麼是「該做的事」、什麼是「想做的事」,或什麼是「要緊的事」、什麼是「可以等等的事」……。
七、 教體會負責的成就感
要讓孩子習慣負責,不能等到犯錯才教負責,而是平時可以給予一些小任務,例如家裡的植物每天早上由孩子負責澆水,購物時由孩子負責購物清單的採買……。這些活動不僅能教孩子負責,也教受孩子青睞,能讓孩子開心體會負責的成就感。
最後提醒爸爸媽媽,希望孩子負責,大人以身作則是一定要的,但不可以默默的示範,過程中都要大聲的說出來讓孩子聽見大人負責的想法與做法,例如爸爸打破杯子沒清乾淨,結果媽媽踩到碎片,這時爸爸不要只有行動,而是將想法說出,「糟糕!應該是我剛剛沒清乾淨,才害媽媽踩到的,對不起,我要對媽媽的受傷負責,我要先看看媽媽傷得怎樣,需要什麼幫助,另外,為了避免有人再受傷,我應該要再清一遍環境。」
此外,在教導負責的過程中,一定要善用「後果」,除了自然後果外,大人的態度堅定一致也很重要,家中可以預先訂定明確的規範,以及破壞規矩的後果。倘若孩子經常記不住規矩,可善用視覺圖表、步驟化思考等方法,讓孩子記住,例如貼標語「犯錯沒關係,最重要是改正」,清楚指出期待與責任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