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愛哭玻璃心,該怎麼教?
1~3歲孩子愛哭原因
隨著認知與需求的增加,小孩生氣及哭鬧等負面的情緒到了2、3歲時比例大幅增加,常常也是父母親最受不了的發展時期。
這個時期的小朋友最會使用哭鬧方式來引起照顧者的注意力,而對他人的回應敏感度增加,除了正向的情緒外,負面的的情緒反應程度也會增加。
因此,愛哭成為小孩與環境互動與增加學習最好的工具,但兩歲之後仍然太愛哭將嚴重影響日後的親密感。
3~4歲孩子愛哭原因
三到四歲的孩子開始能夠控制自己,也開始了解別人期待他們怎麼做,這個年齡層負面愛哭的情緒應該大幅降低,不過還在學習階段,迅速的累積越來越多的不允許的事,可能是造成氣質不佳兒童愛哭的原因。
4~5歲孩子愛哭原因
這是需要嚴格建立兒童行為規範的時候,也是同理心培養好時機。教師或家長的教育方式,會影響愛哭行為的發生率。要適度的告訴孩子自己的感覺,也要讓孩子說說自己現在的感受。
6歲孩子愛哭原因
這個年齡層的小孩漸漸可以同時感受到照顧者是會關心與憤怒的,隨著學齡的到來,他們了解社會的期待更大,將被比較的事情越來越多,並逐漸培養挫折的忍受度才能控制自我負面情緒的發生。
學齡兒童愛哭原因
如果到了學齡還很愛哭,那表示兒童的挫折忍受度很不好,將嚴重影響日後團體的關係,一定要找兒童發展專家,評估一下愛哭情緒及是否有壓力來源。

解決愛哭玻璃心,這樣教就對了
1.對寶寶多微笑
父母多對小小孩作開心的微笑與傳達肯定的聲音與音調,讓孩子覺得有被關切,予以正向回饋的行為。
2.觸覺刺激幫助孩子穩定情緒
觸覺影響情緒,利用觸覺刺激活動對情緒做調整。很多國內外研究發現,觸覺敏感及鈍感的孩子,情緒發展都不太好,平常爸媽可利用觸覺刺激活動,來調節孩子大腦對情緒反應做調整。
3.正向情緒的感染力
照顧者的心情要開朗,正向樂觀,因為3個月以上的孩子,就有感染情緒的能力,你越放鬆開心孩子也會開心,你越焦慮不安,孩子同樣也感受得到。
4.多些溫柔多些幽默
適當的操作幽默感並增加親子關係,讓親子溝通間能有多一點彈性,多點軟性溝通,會比命令更有效。
5.情緒分享,瞭解別人的感覺
增加與孩子間的情緒分享,透過語言表達及練習,教孩子說出:「你的感覺,我的感覺?」一定要給孩子聆聽的機會,不要打斷他,當他說出來時再引導及解決問題。
6.讓孩子用語言表達
當孩子心智及語言較成熟時,對較大的小孩可做雙向的情緒溝通。從孩子表達情緒時,可多加入自己對情緒處理的看法及建議(怎麼做可能會更好),讓孩子有主動思考及判斷的機會。
7.主動多跟孩子遊戲
有的時候,孩子要的只是一個「陪伴」。當孩子發現,你都不裡他時,就會開始用嗨的、哭的、歡的來吸引你注意,一直用情緒來討跟大人的互動。主動多跟孩子遊戲及說話,他會減少用這些方式吸引注意及關心。
8.給孩子最大的安慰
當孩子正在情緒當下,告訴孩子,哭沒關係,有爸爸媽媽陪,哭完了再說,別給時間或禁止哭的壓力。
9.多些鼓勵少點批評
自己練習到不哭,就該好好的被鼓勵,並告訴孩子,是因他不哭鬧的行為,而得到獎勵,讓大人很開心。記得,多以鼓勵代替完全的禁止,跟孩子講到理固然重要,也要教孩子多談談自己的感覺。
延伸閱讀: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