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歲孫子愛尖叫,婆婆牽拖媳婦「懷孕看五月天演唱會」害的
小小孩愛尖叫的原因很多,可能是很多情緒無法用說的,只能用吼叫來傳遞需求,或是想吸引大人注意,但絕對不會跟「看五月天演唱會」有關!
有名媽媽在臉書靠北婆婆2.0發文提到,兒子現在1歲很愛尖叫,婆婆牽拖說是媽媽懷孕時,看五月天演唱會尖叫,所以寶寶也愛尖叫,荒謬推論讓她傻眼。不少網友搞笑表示「五月天胎教」、「五月天要出來面對了」!
▼媽媽發文抱怨,1歲兒子愛尖叫,婆婆怪她「懷孕看五月天演唱會」。(翻攝自靠北婆婆2.0臉書)
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也在臉書上解釋,孩子愛尖叫不是媽媽的問題,真正原因是:
1、一兩歲的小小孩,講話講不好,但是他們懂得蠻多的,一旦沒有辦法完整的表達,就可能會用尖叫的。
2、根據觀察,十個小小孩裡面,有八九個都會尖叫,但不是所有會尖叫的小孩就是有問題。
3、小小孩在尖叫有時也是一種溝通,也是在表達需求。
4、尖叫也是一種情緒表達,所以有時候會興奮也尖叫、生氣也尖叫。
5、小小孩尖叫,是一種控制力還沒有成熟,他無法控制音量及力道。
6、有時候孩子會尖叫,有時候是一種感覺統合失調,對於聲音的感知能力,跟一般人不太一樣。
7、孩子會用尖叫的溝通,大人要教他如何用肢體、表情、姿勢,去表達。
8、有時候小小孩會不知道如何拒絕,所以就用最直接的方法,所以尖叫也是一種拒絕、說不要的方式。
9、小孩在尖叫的時候,我們要仔細去觀察他到底要什麼,我們越淡定,他就越快恢復冷靜。如果大人一直在限制他,或只是在批評教養,不斷無助於尖叫行為的減少,反而會讓孩子程度更強烈。
10、如果胎教有這麼大的影響力,那還沒生出來就開始教不就好了,後面就不會這麼多講不聽的小孩了啦
孩子愛尖叫,不同年齡意義不同
孩子愛尖叫或大叫,絕大多數的目的就是好玩,因為大叫會讓自己感到開心,一般而言,一兩歲的小孩,講話講不好,十個裡面有八九個都會尖叫,隨著社會化,會開始知道要控制自己的音量。
但如果到了幼稚園時期,還是常出現尖叫、大叫的行為,那常見的原因就是:衝動控制不好(不記得要控制自己的音量)、及搞不清楚公共場合該有的行為為何。語言能力較弱或溝通能力較差的孩子,也常會出現尖叫或大叫的行為,這是因為對他而言,尖叫可能就代表他說了幾千個字。
愛尖叫大叫的孩子,爸媽要教7件事
雖然尖叫行為像是一個過渡期,但身在其中的大人真的很難熬,因為環境中大多數的人都討厭孩子叫,爸媽除了要搞定尖叫小孩,還有面對周遭人的眼光,往往出門一趟就讓爸媽身心俱疲,到底愛尖叫、大叫的孩子,該怎麼教呢?
以下七點要注意:
1. 在家中就要控制音量
意思就是家中不要經常出現背景噪音、例如電視、音響等等,更重要的是,不要用怒吼來遏止孩子的大叫行為,因為你也叫,他當然就會學。
2.轉移注意力
孩子已經在亂叫大叫了,可以轉開音樂,邀請孩子跟著你一起唱歌,如果不喜歡,翻開書,我們一起來學貓叫、狗叫…..等,雖然還是很吵,但至少你成功轉移注意力,而且延續了愉快的氣氛,比尖叫悅耳多了。
3.引起孩子的注意
要阻止正在亂叫的孩子,可以到孩子面前,看著他的眼睛,並小聲跟他說話,這會讓他覺得好奇、引起興趣想注意聽聽你在說甚麼,甚至轉換成遊戲,孩子還會模仿唷!
4. 教導「室內音量」和「室外音量」的概念
示範並實際演練,在家裡時是怎樣的”室內音量”,而在遊樂場時,其「室外音量」又是如何呢?
5. 玩輕聲細語的遊戲
你能跟媽媽一樣講這麼小聲嗎?建議家長在引導的時候,可以搭配肢體動作,例如小小聲的肢體語言加上手勢,讓孩子更能夠模仿學習小聲。多幾次的練習,讓孩子習慣這樣的音量控制。
6. 如果孩子在公共場合(如餐廳)大叫,你請他轉換成「室內音量」
但他做不到時,建議就先帶他到外面去,告訴他,”室外音量”就是屬於外面,那我們現在就先在外面聊聊,等到你願意換成「室內音量」時,我們再進去。
7. 別忘了正向鼓勵
當孩子在適當的場合、時機使用室內音量,一定要記得好好的讚美鼓勵,孩子有成就感,才會讓自己的好行為一再重現唷!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