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吵別再丟手機給他!研究:可能引發未來更嚴重行為問題
許多爸媽都有過這樣的經驗,孩子老是在自己最忙的時候哭鬧,這種蠟燭兩頭燒之際,丟一支手機或平板,孩子往往就能快速安靜下來,但是這樣真的是好的嗎?會不會有什麼影響?
最近發表在國外知名醫學期刊-《美國醫學會期刊:兒科 (JAMA Pediatrics)》的一篇研究中發現,拿3C產品來安撫3-5歲的孩子,恐會造成他們日後情緒更加失控,尤其會增加小男孩情緒暴走機會。
用3C安撫會剝奪孩子學習獨立、情緒調節的機會
美國密西根大學兒童醫院兒科醫師珍妮·拉德斯基(Jenny Radesky)研究團隊,針對 422 名父母和 422 名 3 到 5 歲的兒童,分析家長使用3C產品做為安撫工具的頻率與孩子的反應,並分析孩子們在6個月內的情緒反應與失調症狀的關聯。行為失調症況包括:突然悲傷和興奮、情緒變化劇烈、更容易衝動。
結果發現,對於原本就有過動、個性衝動、脾氣暴躁的兒童,若家長習慣使用數位設備做為緩解情緒的方法,這會使他們未來更有可能對憤怒、沮喪和悲傷等情緒做出強烈反應,而且在男孩身上又格外明顯。
拉德斯基指出,3-5歲學齡前是重要的發展階段,孩子們會更容易出現發脾氣、反抗等強烈情緒。這時使用3C產品來安撫年幼的孩子,雖然看起來是一種無害、能幫助家長減輕壓力的工具,但如果這成為一種常態的方式,特別是對於3-5歲的幼兒來說,3C產品可能會取代他們情緒獨立發展與學習自我調節情緒的機會。
3C只會分散孩子注意力,讓他們忽略自己感受
拉德斯基醫師也提到,使用 3C 安撫他們行為的習慣,隨著時間推移,會使兒童對於3C產品的需求增加,孩子和父母就越少有機會練習使用其他的情緒調節方式。
因此使用數位設備分散注意力,會造成兩個問題,一是剝奪教孩子學習如何應對負面情緒的機會,二是會讓他們以為盡情哭鬧,便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。
研究人員表示,重要的是讓他們了解自己的感受,並學會控制它。如果這時使用3C來安撫,只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,讓他們遠離並忽略自己的感受。
所以在孩子開始哭鬧時,好的做法是可以趁機教他們,如何識別和應對情緒,讓他們知道,並不會因為負面情緒爆發而變成壞孩子,有情緒是正常的,可以練習慢慢調節壞脾氣。
最後拉德斯基也表示,無論使用何種策略,當孩子情緒失控時,父母越要保持冷靜,這也是在為孩子做好的示範,讓孩子知道情緒是可以表達和控制的,這樣能有助於培養他們終生受益的情緒調節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