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都記不住教訓,一直犯同樣的錯,爸媽該怎麼教?
你有沒有發現孩子一直都「記不住教訓」呢?明明才剛講完,下一秒怎麼又犯同樣的錯!大人說了好多遍,對孩子來說似乎就像沒有效果一樣。真的是讓爸媽和老師感到很困擾。其實這種「記不住」教訓、「記不住」規矩、「記不住」提醒的毛病,才是媽媽便嘮叨的主要原因,並不是媽媽愛嘮叨,而是孩子真的記不住!
孩子記不住教訓常見10狀況
1、講很多遍都記不住
2、才講完卻馬上又犯
3、記不住規矩跟提醒
4、明明知道不可以卻還是去做
5、做錯事都不會檢討
6、連自然後果法也沒有用
7、做錯事會藉口一堆
8、感覺神經很大條
9、常常依然故我 駡也沒用
10、重複犯一樣的錯
你的孩子中了幾項呢?有三項以上趕緊往下看解方!
來看看孩子聽到大人的話後,大腦記住經驗的歷程
首先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,孩子要記住一件事情的大腦歷程,究竟是怎麼運作的呢?
1) 感官歷程
當今天家長或老師,告訴孩子一件需要他記住的規矩時,首先大腦會先經歷訊息傳入的歷程,這時如果孩子的聽覺專注力出了問題,他便無法精準篩選到要聽的訊息,就會導致必須要大人輸入很多遍才能接收到。爸媽可以試著在交代事情時,近距離、面對面跟孩子說,並且確定孩子有在聽,四目相交後再說。這樣都有助於確保訊息輸入成功。
大腦收到訊息後,就會開始解讀訊息,也就是大腦聽覺訊息的處理。有時候我們覺得孩子記不住教訓,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的解讀和大人根本不一樣,對他們來說,並不覺得這樣做是有錯誤的。這時大人可以透過幾個方法來改善:
1.請孩子重述大人剛剛的指令
2.請孩子用自己的話敘述指令的意思,確認孩子的理解是否與大人的意圖相同,並引導正確理解
3.多玩聽認知遊戲,可參考文章 : 〈孩子老是有聽沒有到,要多玩這6個聽認知活動〉
2) 記憶歷程
當正確理解訊息後,接著大腦會開始搜尋過去經驗,尋找類似的經驗來幫助大腦記住這件事情。然後大腦就會開始計畫,接下來應該要怎麼做,包括何時啟動、優先順序。這個階段和孩子的記憶力非常相關。
所以如果當孩子在聽大人嘮叨和責罵時,孩子只是感官聽進去,但是因為他們只想要趕快結束被罵的時間,訊息並沒有進入記憶歷程,就會發生媽媽講了好多遍,但孩子卻完全記不住的狀況。
另外,有的孩子有聽到,也能理解,但沒多久就需要提醒,這牽涉到大腦的工作記憶功能。所謂工作記憶,就像電腦的記憶體,簡單來說就是在執行任務時,所需要的記憶能力,包括能記住各個步驟、能記住要隨時留意那些小細節等。爸媽可以教孩子聽完就要低聲覆誦,幫助記憶;或是爸媽可以將指令步驟化,建立孩子將指令轉成步驟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