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我保護沒提早教,孩子容易被侵犯
二、減少單獨行動、去陰暗偏僻的場所
當孩子慢慢長大,為了培養孩子獨立,家長一定會有漸漸放手,讓孩子到家裡附近買東西、自己上下學……等機會。
建議爸媽規劃一個較為固定的通勤路線,注意孩子平常會出現的地方;這部份不是叫大家開始當狗仔、跟蹤狂,一直關注孩子舉動、限制他們自由,而是多留意附近有無較陰暗、偏僻、危險的場所。
在陪孩子回家時,可適時告訴他們這些都是壞人會出現的地方,盡量不要過去。
另外,提醒孩子不管上下學通勤、去安親班、上才藝課,甚至上廁所……等,告訴他結伴成行的道理,以免萬一真的有突發狀況,才不會沒人知道;人數較多,歹徒也較不便下手。
三、當遇到危險時,千萬不要「以貌取人」
萬一孩子當下面臨危急,準備要被壞人攻擊、遭受威脅時,一定要懂得求救與自保。
前面提到要留意孩子的通勤路線,真的很重要,除了告知危險的地方別去,更重要的是要告訴他們,當真的遇到壞人,第一是快速離開現場,盡量固定場所,像派出所、值班交警義警、附近社區警衛、便利商店店員……
千萬別用外在的第一印象,用二分法判斷:穿得西裝筆挺、端莊美麗就是善良的好人,而抽菸嚼檳榔都是兇惡的壞人。
曾經就有發生過孩童求助的對象,看似忠厚老實的上班族,竟然也是同夥之一,孩子就因此被施虐加以性侵了。
四、從小建立正確的性別教育,養成孩子機警、判斷、表達的能力
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,我在直播不斷提醒,從小就要讓孩子建立正確的性別教育,包含認識自己的身體、瞭解與異性身體的不同予以尊重。
不隨便碰觸他人的私密部位,同時也不能讓他人隨意觸碰。還有,有時大人的態度,遠比你想的重要。
比如說,孩子總愛問爸媽:「我是怎麼出生的?我怎麼誕生在這個世界?」
大人都羞於尷尬回應、越緊張刻意,越是能夠引發孩子的好奇心;對「性」這一塊,就開始用自己的方式探索,有時可能會因此涉獵到不正確的訊息。
再來,以上幾個兒童安全的教養方式,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即早落實,讓孩子從小養成機警、判斷、表達的能力。
在這個社會上,可能還是會有少數案例,孩子可能連反應、求救的時間都沒有,造成永遠的遺憾與不可挽回的悲劇,但也不能因此阻止身為父母、教師的天職,你只要多一些時間與耐心,多教孩子一點,遇到危險的機率就少一點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