爸爸的陪伴,有助於孩子腦部發展
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不同階段的陪伴都會影響他未來的人格發展;許多人都習慣由媽媽陪伴照顧孩子,但其實如果有爸爸一同參與,對孩子的腦部發展有著更好的幫助!
研究發現,爸爸參與照護比較多的小孩,學校成績比較好,而參與的課外活動越多,小孩越幸福。另外,父親說床邊故事,更能激發孩子抽象的能力。除了這些,我們也來看看,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的腦部發展,有爸爸的陪伴各別有哪些幫助吧!
嬰幼兒時期,爸爸陪伴的幫助
1.增加孩子語言學習力
倫敦帝國理工學院、倫敦國王學院和牛津大學的科學家進行一項研究,他們觀察父親在三個月大時如何與嬰兒互動,並在超過 18 個月後測量了嬰兒的認知發展。研究發現,當爸爸在嬰兒時期與他們互動時,孩子們會學得更快,語言學習力也有提升。因此爸爸可以多與寶寶說話互動,增加孩子語言學習力。
2.增加親密感、穩定寶寶情緒
爸爸與寶寶的眼神交流與肢體接觸,像是抱抱、幫嬰兒洗澡,能給寶寶安全感,並增加親密感,使寶寶的情緒更安定,起伏不會太大。
3.有助於早產兒的預後
爸爸與寶寶的肌膚接觸很重要,可以幫嬰兒按摩、摸摸小手小腳等。現在的研究表明,在早產兒中,這樣的接觸能減輕寶寶不舒服、增加父子依戀與家庭聯繫,並且有利於嬰兒的發育。
幼兒期,爸爸陪伴的幫助
1.提升幼兒行為(衝動)控制
在爸爸獨特的「野蠻遊戲」陪伴下,孩子會學習控制緊張及興奮的情緒,幼兒會透過模仿爸爸的沉著穩定,讓情緒起伏的程度不至於太大。
2.增加孩子認知學習速度
不同於媽媽比較會考量孩子的理解程度,爸爸與小孩的互動通常比較不設限,因而能提高幼兒學習的深度及廣度。另外,2016 年在《應用發展心理學雜誌》上的一項研究調查也發現,父親積極的陪伴,對於幼兒的認知發展能力有顯著提升。另外,爸爸也可以多參與孩子的學校活動,積極的參與也能讓孩子學習效率更好。
3.增加孩子想像力及創造力學習
哈佛研究發現,父親說床邊故事,更能激發孩子抽象的能力,同時提升孩子更強的語言力。媽媽通常比較像老師,會問具體問題;而父親會以抽象的說法詢問,能開發孩子思考及想像力。所以爸爸可以透過下班回來,以親子共讀方式陪伴;或是在孩子洗澡時,陪他們一起玩遊戲,都能增加他們的創造力發展。
小學生時期,爸爸陪伴的幫助
1.提升孩子溝通表達能力
男性通常扮演較理性的角色,爸爸與孩子多聊天及陪伴,能讓孩子學習理性表達溝通的能力。
2.增加孩子人際關係與自信心
爸爸式的育兒法,能增加孩子的人際關係與社交技巧,讓孩子學習分辨是在玩還是危險。爸爸也比媽媽更有幽默的特質,對孩子的人際互動也有幫助。很多孩子往往因為這個能力不成熟,自己用不對的方式去進行社交,常常玩到一半就與其他小朋友起衝突。另外爸爸的陪伴也能提高孩子自信心與自尊水平,在社交中也對孩子有深遠影響。
3.提升孩子做事的耐挫力
爸爸獨特的「野蠻遊戲」方式,不會輕易退讓,通常更會給孩子設置較高的挑戰,因此過程中衝突可能會更多,而孩子也會能從中得到更多磨練,長遠來看,這有助於孩子在同儕間的競爭力、耐挫力與衝突解決能力。另外,男性通常扮演較強的問題解決能力,爸爸多陪伴孩子,也能幫助孩子提高問題解決力。
青少年時期,爸爸陪伴的幫助
青少年時期的孩子開始有很強的主見,比較不會像小時候與父母有很多的互動,不過爸爸在這個階段能敏銳覺察孩子的情緒變化,適時給予建議與協助;我們不必一直陪在孩子身邊,但可讓他們知道爸爸一直都在,能隨時給他們支持,當他們的後盾。
青少年孩子有爸爸的默默陪伴,能有以下這些幫助:
1.減少未成年性行為
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發現,當女孩從小就與父親保持良好關係時,她們未成年性行為與未婚懷孕的風險會降低。研究還表明,與同齡人相比,父親的支持也能提高女孩的自尊水平。
2.減少孩子犯罪及吸毒機會
被父母雙方接納和認同的青少年,個性上會更加有自信和穩定,同時也能減少犯罪吸毒、抑鬱自殺的問題。
3.幫助孩子提升學習動機
爸爸在青少年的學習上,多關注留意孩子的學習問題,陪他們多聊,能幫助孩子提升學習動機。
爸爸對孩子有不可取代的影響力
平時爸爸上班很辛苦,也許能陪孩子的時間不多,不過重點不在於陪伴時間的長短,而是陪伴過程中的質量。但是小孩成長的經歷就只有這麼一次,我們的一言一行,對小孩未來人生都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!很棒的是,現今有越來越多爸爸願意積極學習教養知識,開始更注重父子相處時光,希望這篇能幫助到有著不同年齡層孩子的爸爸,能更好的陪伴寶寶、幼兒或是青少年兒女!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