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態度不好,老是對媽媽生氣?教養要注意三件事
明明最常陪孩子的是媽媽,為何孩子特別愛針對我?!
經常有媽媽抱怨,「明明平常陪孩子最多的是我,大小事處理也是我,結果孩子也最愛盧我、對我發脾氣,爸爸一出聲孩子就不吭聲,只會欺負媽媽!」身為主要照顧者的你,也有過同樣的感覺嗎?那麼,要先恭喜你,孩子是真的把你當作「自己人」,才會對你流露出最真實的情緒。
然而,該教的還是要教,媽媽(或爸爸)尊重孩子,並不是意味著孩子就可以用不禮貌或任性的方式隨意回應,孩子往往會因為和父母的相處時間、模式不同,在情緒流露時的行為,也可能不盡相同,例如:
問題1、只敢對媽媽(爸爸)歡必霸、哭鬧
問題2、常常對媽媽(爸爸)態度不好
問題3、對媽媽(爸爸)很兇
問題4、常常不聽媽媽(爸爸)的話
問題5、有事都只找媽媽(爸爸)
問題6、常常不願意妥協
問題7、不肯好好說,對媽媽(爸爸)發脾氣
問題8、軟硬都不吃
問題9、很多行為只敢對媽媽(爸爸)不敢對爸爸(媽媽)
問題10、常常要弄到媽媽(爸爸)很生氣孩子的
PS.由於大多是孩子會用比較情緒化的方式對待媽媽,因此之後文字會用「媽媽」來代表「主要照顧者」,閱讀文章時可自行代入
教養三關鍵:讓孩子快速冷靜不再對大人亂發脾氣
當孩子有情緒,對待爸媽的態度有差別時,總會令父母其中一方很受傷。但在難過之虞,要記住,這些行為其實意味著孩子有三大關鍵能力需要教導:
關鍵一、要教孩子情緒的界線(可以/不可以)
孩子態度不好其實就是一種情緒表達,相信爸媽都希望孩子不要壓抑情緒,在爸媽面前能做最真實的自己,但是這不代表情緒表達的強度可以無限上綱,可以沒有界線,因此,要教孩子什麼是適當的情緒表達方式,什麼方式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出現。
(下一頁繼續看:情緒小孩的教養三關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