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大不正確刷牙方式,學齡前兒童易蛀牙
前幾天帶孩子去拔乳牙,聽到牙醫師跟前面幾個孩子的家長說,有5、6顆蛀牙要處理,我嚇了一大跳,因為那些孩子們,看起來也才小班到中班而已,怎麼會這樣呢?這讓我想起了之前跟牙醫師一起上節目時,兒童牙醫說:讓孩子很早蛀牙的最重要的原因,其實不是吃糖,而是在學齡前,沒有養成正確的刷牙方式,所以從乳牙開始蛀,而學齡後,繼續延用壞習慣,日積月累,恆齒就接著遭殃。我快速幫大家整理一下6個不正確的刷牙方式,以及我的孩子沒有蛀牙的經驗。
6種錯誤刷牙方式,孩子中了幾個?
NG1、為了保持牙齒清潔,飯後立即刷牙,反而傷牙
飯後立刻刷牙,這樣看似對口腔衛生很好。但英國醫學研究發現,如果真的這麼作,可能會讓孩子把牙齒的琺瑯質給磨掉,原因在於當我們吃完東西之後,口腔的環境會變酸,這個時候琺瑯質會軟化,而此時如果太勤於刷牙就很容易把琺瑯質給磨掉。飯後務必等待 30 分鐘後才刷牙,在這段期間酸會隨著時間而中和而牙齒能再度礦化。
NG2、擠了一大堆牙膏刷牙,不一定乾淨
現在的牙膏,清潔效果其實都不錯,實在沒必要有迷思一次用太多,甚至有時候,你帶孩子用清水,用牙線輔助,仔細的清潔牙縫,更是重要。而且,牙膏用的越多,孩子要清潔的時間就要越長,很多沒耐心的孩子,或口腔比較敏感的孩子,根本沒有辦法在一開始訓練時,就持續在這個活動這麼久,所以牙膏應該適量使用。
NG3、教孩子要用力一點刷,不然會刷不乾淨,反而傷害琺瑯質
很多爸媽經常問孩子,你到底有沒有刷乾淨,怎麼這麼快就出來?孩子會回答當然有。如果你觀察一下孩子的刷牙行為,你會發現,很多孩子說有刷乾淨,其實是指他們有很大力的刷,而且他們擔心爸媽碎念,會一次比一次大力。我會請爸媽多示範幾次如何控制力道,並告訴孩子,大力不代表乾淨。所以,刷太用力或是使用硬刷毛的牙刷也可能侵蝕孩子的琺瑯質。請溫柔地刷牙,並使用中軟毛牙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