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頂嘴怎接招?別只叫他住嘴,聰明爸媽這樣回
不禁止孩子哭,是我覺得很重要的教養原則,如果不是生理的其他原因(例如肚子餓、愛睡……),往三歲邁進,孩子哭鬧的強度和時間很快就逐日減少。
但是,在阿公阿嬤家,白天哭鬧行為卻沒有減緩,因為阿嬤認為孩子哭太久不好,所以過去都會屈服及順從,但看過我們的堅持有了一些效果,阿嬤雖然也想下定決心改變教養方法,但孩子是聰明的,「以前用哭的有用,怎麼現在會不能對付你,於是就哭得更激烈一些」,就這樣,又讓長輩們陷入另一個深淵了。
挑戰語言3:孩子說”為什麼?”
爸媽回應:「這是我們共同的規定,大家都要遵守,很公平,可以問為什麼,但只回答一次,你就要自己想想看。」
曾經一個孩子當面對著麻麻說:”為什麼我要聽妳的?”、”為什麼妳可以,我不行?”,挑戰叛逆的語言,讓爸媽急著跳腳,覺得好難教。
其實這些在測試底限的話語,真該想一想及冷靜後再回答。因為妳如果氣急敗壞的回答:「因為你是小孩,再沒大沒小我就修理你!」,一點說服力都沒有,而且把火山口堵住,下次絕對有更大的爆發。
但如果心平氣和的回答:「我們來想想,這是共同訂過的規定,並沒有針對你,你可以繼續說」,這樣的提醒,才能刺激孩子思考,讓他從表達裡,知道自己說的是歪理。
面對挑戰大人的哭鬧,5個教養步驟
孩子的哭鬧行為出來後,其實有五個步驟,要非常注意!
STEP1
要先蹲下來跟企圖發脾氣的孩子說,我們在忙,我知道你想找我,我都聽到也看到了,你等我5分鐘我就會去找你!”
STEP2
這中間如果你都可以好好說,沒有哭,沒有鬧,沒有尖叫,我等一下會好好的陪你及獎勵你”
STEP3
如果你哭鬧又追著我尖叫抗議,我聽不到你要什麼,事情沒辦法開始做,而且陪你玩的時間會變少”
STEP4
信守你的承諾,鼓勵孩子剛剛做到等待,分析孩子比上次好的地方給他聽”
STEP5
下次又要開始哭鬧時,提醒孩子「你上次就做得很棒,你這次也可以試試看喔!」
爸爸媽媽們要注意,行為教養學裡,並沒有一招教你對孩子冷漠,這可是會破壞孩子的信任關係,讓親子間的互動大大了打折扣的。
如果孩子在找你,而且是帶著情緒的,請先理理他,讓他感覺到關心,進一步的了解孩子的需求,再決定你下一步的做法。
延伸閱讀:
>用孩子懂的方式建立生活規矩,在家裡、在學校都不失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