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孩子從小培養好脾氣!情緒教育這樣教:2-3歲要具體,4歲後學控制自己
一個孩子常常不好好吃飯,都邊吃邊玩,媽媽一開始都好好跟他說不要玩,完全都講不聽,最後玩到湯及飯都灑出來,搞到媽媽要很嚴肅的沒收他的湯匙。結果孩子就大哭,旁人以為媽媽在揍小孩。
其實不是大人教小孩沒耐心,而是孩子常常軟硬都不吃,把大人的耐心都磨光了!
如何教出好脾氣?如何跟軟硬不吃的小孩溝通?快來看看這篇軟硬不吃的教育~
培養孩子高EQ的五大方法
「用說的,不要用哭的!」我們會很習慣要孩子用說的。可是,如果你的孩子是2、3歲,當他們面臨挫折時,他們會很急,再加上語言表達能力不夠成熟,即便家長努力地跟孩子說道理,但很抱歉,越講道理,孩子越覺得你不懂我,只會越生氣。來回幾次後,爸媽也不耐煩了,也受夠了,再好脾氣也會想飆孩子,最後就看誰先妥協,但孩子學到了嗎?只是無限輪迴……。
什麼?不能說道理!那該怎麼做呢?你應該做足這五件事:
一、經驗分享
舉例來說,有一次我兒子很喜歡的玩具車被小朋友弄壞了,他很生氣很生氣,回來一直罵一直罵,簡直就像噴火龍。
很多的家長接著應該就會說:「同學不是故意的,他也跟你道歉了呀!你這麼生氣也沒用啊!……」其實……這些話有可能是火上加油呀!
那次我就坐下,抱著我兒子跟他說:「我懂,我小時候也有過一個很喜歡的機器人,你知道那個機器人是我的生日禮物耶!阿公很少買禮物給我耶!有一次我的機器人就被你大姑姑給弄壞了,我好生氣好生氣,我記得我那時候真的好想打人……。」
通常這時候孩子聽到你也懂他,他大概就會打開耳朵聽了,好奇後續…
這樣的經驗分享,讓孩子知道你和他站在同一陣線,甚至你也帶出了解決策略,比你一直在那邊說「生氣也沒有用…」、「要想辦法呀!」,更能讓孩子冷靜下來並思考正確策略。
二、烏龜技巧
永遠記得別在孩子情緒上來時,一直說「你不要再生氣」、「你先冷靜下來、停下來」…,真的,這些話大多數不會造成明顯改變,甚至可能更生氣。
反而可以學學烏龜怎麼做唷!有機會帶著孩子看看烏龜,烏龜被碰到的時候,有沒有發現他第一時間是縮起來呢?
其實這不是他膽小唷!而是他在思考,他會停下來想一想,我把它稱為「不反應期」:
「唉呦!我被打到好痛!」
「我現在感覺好生氣、好生氣!」
「小烏龜,加油,深呼吸,一、二、三,人家是不小心打到我的,我也常不小心碰到別人,不生氣,我可以做得到,我很棒!」
「球還給你,我接受你的道歉,但你下次可以小心一點嗎?因為真的好痛好痛唷!」
(下一頁繼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