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太急、太衝動,爸媽可以分齡教
【寶寶溝通法】
這方法叫寶寶也能等一秒。當寶寶很急時,不要不給他,也不要馬上給他,當他做出一些微表情、微語言、微姿勢後再給他。例如他說”恩”或”要”、”給”、點頭、揮手等回應,大人再回應他。
3、4歲要教等一下,忍耐5分鐘
【教等一下的能力】
太急太衝動的孩子,他的活動要開始增加”思考及觀察類”,例如「看一看這張圖缺了甚麼?」「你能找出會飛的動物嗎?」可以用需要觀察、停下來想一想的遊戲,去刺激大腦前額葉剎車系統發展。
【忍耐5分鐘】
小小忍耐是3歲以後孩子可以做到的,例如用碼表計時我們來比賽「5分鐘不說話」、我們來玩5分鐘內誰可以用積木堆最高的房子。這類遊戲,已時間微任務導向,不比快、不比結果,有助於幼兒發展出初階的時間定向感及好習慣。
5、6歲教衝動控制和情緒覺察
【衝動控制】
停看聽的遊戲,是訓練孩子衝動的活動。例如從牌類去玩「甚麼花色拍、甚麼不拍」「甚麼數字要舉手、甚麼數字不要動」,綜合培養孩子「停看聽想」+「執行任務」的能力。
【情緒覺察】
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現在太急、太快、聲音太大、情緒太強,結果一直維持在快版頻率,大人要讓他自己練習覺察及調整。
7、8歲教雙重任務和定心練習
【雙重任務】
小學生最容易衝動了,最要練習大腦控制力,讓孩子專注在一件事上的練習,除了玩衝動控制行桌遊,調節孩子的速度外,雙重任務被科學界認為是開發大腦深度專注很重要的發現。例如「一邊跳繩一邊算數」、「一邊跑步一邊成語接龍」,可以讓孩子有最強大腦。
【定心學習】
很多小學生都靜不下來,要做30分鐘靜心練習。例如連續30分鐘看一本橋梁書不說話;連續30分鐘畫畫不離開位置。可以讓孩子自己戴手錶去觀察自己多久就沒耐心,也要引導孩子去覺察自己多久就像毛毛蟲,親子共同去訂定心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