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解青春期風暴!如何跟青少年孩子有效對話?
NG教養4、不夠尊重孩子
→ 「你先說我再說,你不想說我先不說」
這時期的孩子自尊心很強,需要大人更多的尊重,如果他感到別人不尊重他的意見,孩子反而會變得很好辯,堅持反對意見!
建議父母要跟青少年孩子保持暢通的溝通管道,告訴孩子「你先說我再說,你不想說我先不說」,尊重孩子的意見,卻又不強迫他硬要跟大人聊,之後有機會再找其他時機(例如吃大餐),跟孩子交流想法。
重點5、不用情緒對話
→ 「我們說話不激動」
青少年常見變化包括情緒起伏不定,是因為他們不論生理或心理都出現變化,這些壓力讓孩子變得敏感、暴躁、容易一點小事不耐煩,如果爸媽用硬碰硬方式跟孩子對話,只會造成孩子情緒反彈。
所以爸媽在孩子情緒上來時,要聽出他們話語背後的委屈或不服氣,可以適時提醒他冷靜下來「我們說話不激動」,再問問他「你確定這是你想說的嗎?」,讓孩子的情緒先得到疏解,再進行後續溝通。
NG教養6、沒重點碎唸
→ 用預告法給予建議
正值叛逆青春期的孩子,同儕可能都快比爸媽重要,不喜歡爸媽囉嗦、嘮叨或沒重點的碎唸,孩子會聽不進任何話語,只想趕緊逃離現場!
建議爸媽換個溝通方式,當你想要溝通或糾正孩子錯誤行為時,可以用預告的方式告訴孩子「我想要跟你講一件事,但我擔心你會誤會…」語句停住並等待回應,讓孩子先做點心理建設,卸下孩子心防,孩子會比較願意聽。另外,還有更重要的教養心法,在此一併提供給大家!
青少年教養四不四要
一、不要語帶批評、要講重點
青少年時期,孩子會變得很自我,覺得自己像個大人,所以沒辦法接受父母的批評或負向語言,所以直接講重點,用中性語言溝通,孩子會比較理解大人想表達的事。
二、不要敵對,要同一隊
在青少年時期的孩子防備心會變得比較重,因為他們開始會有更多不同的情感及情緒感受,開始會變得敏感不像兒時什麼事都想找爸媽說。此時稍微弱化上對下的關係,以對等的方式(像朋友或隊友)相處,孩子會比較能夠卸下心防跟你分享。
三、不要強迫聽,要引導自覺
青少年時期的孩子,最重要的事要有自覺及自省能力,因為他們很多事要開始自我面對與承擔,而不是依賴父母或師長。所以千萬不要覺得這時期用吼罵、說教的方式還有效,因為孩子一定聽不進去,引導思考及自我覺察的能力很重要。
四、不要忘記肯定,要鼓勵各種溝通
青少年時期的孩子,其實也需要被鼓勵、被肯定,才會有動力。雖然這時期的爸媽一定很苦惱,孩子很常拒絕溝通,或是看起來心事重重卻又不說,但一定要鼓勵去做各種溝通,善用前面三種教養方法,相信你一定能走進孩子的心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