減少育兒挫折,請多同理另一半的心情
當另一半在教小孩時,請不要跟他說「這有什麼好生氣的!」
前幾天來了一對年輕的父母,孩子的情緒管理很差,常常暴走、哭鬧,一弄就是半個小時以上起跳,媽媽說他真的是教到心力交瘁。
後來我看了一下孩子,發現小孩不但很不專注的在聽人說話,而且表達自己的需求能力也不好,所以遇到挫折時就會又搥又打又生氣,根本不是爸媽不會教小孩。
後來爸爸說:「媽媽常常很生氣去教他,我常叫他不要這麼生氣去教,要好好跟小孩說,這樣對不對?」
我急忙跟爸爸說:理論上對,但溝通的方法不對。此時爸爸一臉茫然看著我(其實爸爸也是很關心小孩的)。我跟這爸爸說,有幾件事要注意:
1、記得要了解前因後果了,再去跟另一半對話。關心孩子要減少自我立場,增加共同立場。
2、另一半在生氣的當下,他需要的是同理而不是道理,情緒上頭聽到人家在講道理時,會覺得這不是支持而是批評。
3、父母不是專家,而且這孩子有些發展上的問題,會教到有瓶頸是正常的,所以你們會有情緒也是正常的。
4、不要用情緒去教小孩很對,但是教小孩的人,要有足夠的方法及足夠的喘息,才能給孩子正確的引導。我看媽媽她現在是真的很累的感覺。
5、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,情緒通常是累積的,累積大量的挫折,最後不得不爆發。
然後我又說:其實我以前也都不會溝通,後來當孩子激怒媽媽時,我就會說:「你去休息吧!換我來跟他們說。」
最後我鼓勵他們,現在最重要的是來討論更多帶養這孩子的方法,多同理另一半的心情,就可以減少育兒的挫折,先不用擔心。
爸爸聽完點點頭,媽媽則是在一邊默默的流淚。家裡有難帶養的孩子,大人真的很辛苦,不只孩子,其實大人也需要更多的理解與支持,彼此加油喔~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