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很依賴、不獨立怎麼辦?比叮嚀更有用的漸進式訓練法
但到兩歲就該好好的練了,可以利用在平時多玩扮家家酒讓孩子學習,或者孩子都愛吃豆花、奶酪、布丁……等等,也都需要使用湯匙,吃水果用叉子練習,都是讓孩子學習使用餐具的好時機,不需要在用餐時間硬碰硬。
.其他能力:分類垃圾、會擦桌子
這些生活自理能力不一定要練得很好,但一定要開始訓練。而盥洗能力愈早啟動,他的衛生習慣未來一定會愈好,千萬不要太晚教。
5-6歲很依賴,先練這些能力
.盥洗能力:折衣服、扭毛巾、練習洗澡洗頭
.房間整理:整理書桌、分類收納襪子、外套掛好
.飲食處理:會注意吃飯不掉出來、自己舀盤子食物
.其他能力:學洗碗、清潔再分類、澆花
7-8歲很依賴,先練這些能力
.盥洗能力:準備好洗澡所有東西、清潔廁所、把臉洗乾淨
.房間整理:換枕頭套、用吸塵器清理、分類自己的空間
.飲食處理:使用筷子、收拾及清潔餐桌
.其他能力:收衣服、晾衣服、洗盤子、倒垃圾
孩子會從錯誤中學習,沒有錯誤,反而沒得學習
大家急急忙忙要出門的時候,爸媽總會快速將孩子的物品攜帶齊全,包括孩子包包裡面應該要準備的衛生紙、水壺等。
其實,「明明可以訓練孩子自己拿取的物品,家長卻幫他們準備好,有朝一日孩子要上學時,他們得從頭學習準備自己的東西,甚至有些小學生不清楚自己的書包裡面應該準備哪些工具,偶爾漏帶了聯絡本、有時忘了帶課本回家。」
在教養過程中,成人經常比孩子還要著急,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溝通與等待,讓孩子無法體會在混亂中出錯的經驗是相當可惜,因為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是井然有序,每個孩子都是從混亂的玩具堆中學習收拾;從混亂的餐桌上學習吃飯技巧;從一堆衣服與鞋子裡找到自己喜歡的那一件。
當這些東西我們都替孩子準備完善,或是動手幫他們做的時候,將降低孩子挑選及收拾的能力,甚至影響到孩子將來進入幼小銜接的學習力,透過日常生活周邊的處理,把一片混亂調整成有秩序、有邏輯的思維,將助於未來的學習能力。
家長不但要放手讓孩子自己試著做做看,更要相信他們其實可以做得很好,多一些鼓勵及讚美,允許錯誤,才能造就充滿自信及自律的孩子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