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後上學能改善睡眠?做錯這件事,失眠比例會更高!
還記得2020年底有網友發起連署,提案「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為9:30到5:00」,藉此改善孩子睡眠問題,引發熱烈討論。今年教育部表示已與各界人士開會達成共識,國高中第一節課前不得強制要求學生到校,減少學校例行朝會次數,也不得利用朝會時間或第八節課考試,希望維護孩子的休息權利。教育部正與各縣市政府做最後討論,預計今年3月公告正式方案,最快9月開始實施。
國高中生上學時間長,課業壓力大、睡不飽,延後上課真的有用嗎?

不同年齡孩子要睡多久才夠?
睡眠對兒童很重要,但是要睡多久才夠呢?依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(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, NSF)和美國睡眠醫學學院(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, AASM)的建議,不同年紀每日需要的睡眠如下:

除此之外,學齡前及幼兒園孩子應於晚上9點前睡覺、學齡兒童及青少年則應在10點前就寢,如果孩子習慣晚睡,建議要慢慢調整他的生理時鐘,否則即使睡再久也會沒有精神。
青少年深受失眠困擾!睡前接觸藍光,失眠比例會更高
2015年的研究發現,1歲的孩子晚上七點過後看螢幕,會影響夜間的睡眠長度。而Thompson和Christakis的研究也發現,4個月~3歲的孩子,每天看電視的時間越長,那麼小睡的作息和夜晚的睡眠會越不規律。
有許多研究也都證實,兒童觀看電視(或平板、手機),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品質、容易夜驚、噩夢、說夢話、難以入睡、睡眠時容易焦慮、早上起床易感到疲累……等問題,尤其觀看大人的節目(除體育台外)更加明顯,不論是被動觀看或主動觀看。
尤其在睡前接觸光線刺激,特別是藍光,會影響褪黑激素分泌,進而影響睡眠清醒的週期,變成不易入睡,也更晚起床。
![]()
如何提高孩子的睡眠品質?
已經有非常多研究發現,睡眠不足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,導致孩子記憶力衰退、注意力不集中,閱讀和反應能力也跟著迅速下降,從而影響孩子的聽課效率和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也降低。
如何才能提升孩子睡眠品質?其一是減少螢幕時間,睡前不使用手機!根據兒童福利聯盟公布「2019年國高中職生睡眠情況大調查」結果顯示,國高中職生平均睡眠「不到7小時」,其中晚睡原因逾兩成是因為過度使用螢幕時間,例如玩手機、手遊、電腦、看電視、電影或追劇等。
家長最好與孩子討論使用3C的時間和作息分配,也建議睡前不應使用3C產品,視網膜內的內生感光視神經細胞(ipRGC)只要受到藍光8分鐘的刺激,就會讓身體持續興奮超過1小時,造成生理時鐘混亂,隔天起來的精神也會不好。
另外,飲食方面須少高糖油炸,油炸食物、甜食、含糖飲料、高蛋白(如晚上吃過多肉類),都會讓孩子較不易入睡,因此攝取時還是要注意時間和量。
所以,若要改善青少年睡眠狀況,延後上學時間只是其中一環,學生必須自己也養成睡眠規律性,減少睡前使用3C產品,飲食更要少油炸少高糖,或許才是治本之道。
延伸閱讀: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