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常夜驚、夢遊睡不好,怎麼辦?
爸媽一定曾有這樣的經驗,孩子睡到半夜突然大哭大叫、呼天搶地,看起來是醒著的,但又似乎不清醒,鬧了快30分鐘,搞得隔天爸媽精神不濟,孩子卻一點印象都沒有。這種狀況偶爾一天還好,但若經常如此,真的令人吃不消,而且常有爸媽形容,孩子那種驚恐哭鬧的程度,真的會懷疑孩子是不是遇到了「不乾淨的東西」呢!
其實孩子在發展過程中,本就容易發生一些睡眠問題,雖然這些問題常常是隨著年紀好轉,但經常發生時不免擔心孩子睡不好,而且也會嚴重影響大人的睡眠,是否有方法能改善孩子這些睡眠問題呢?以下列出四個兒童時期常見的睡眠問題及處理方法,爸媽不妨試試。
一、說夢話:大約有50%的孩子都會說夢話,而說夢話應該也是所有兒童睡眠問題中最無害的吧!因為孩子說夢話的時間通常很短,最多也不會超過30秒,儘管在整個睡眠周期中都可能出現,但因為單純的說夢話不會有動作,也不會哭泣,所以不至於影響到爸媽的睡眠。孩子說夢話有時候是含含糊糊的,有時候是清楚的單字或句子,爸媽甚至可能聽到一點小祕密,因此爸媽反而覺得很有趣呢!
兒童時期單純的說夢話通常不需要處理,而說夢話也未必和做惡夢相關。不過夜驚、夢遊是有可能合併說夢話的情形出現,這時候就建議參照夜驚和夢遊的處理方法。目前也沒有證據指出如何減少說夢話,不過廣泛認為充足的睡眠、避免壓力應能減少說夢話的情形。
二、夜驚:孩子從1.5歲開始,就可能出現夜驚,3~8歲是高峰期,會隨著年紀改善,男孩比女孩常見。夜驚和做惡夢是不同的,孩子夜驚比較會令大人焦慮緊張,因為孩子夜驚時會驚恐似的大哭、大叫、劇烈扭動、坐起亂揮舞,眼睛是張開的,看似清醒,但安撫孩子時,又像不認得爸媽似的,難怪長輩都會說要去收驚。
夜驚發生於入睡後的前半夜,一次持續數分鐘到數十分鐘不等,而且一個晚上很有可能發生不只一次。孩子在夜驚時是不清醒的,所以醒來後根本不會記得發生過什麼事。家人如果有夜驚或夢遊史的話,孩子也會容易有夜驚。另外如果當天睡得比較沉,例如太累、發燒或某些藥物影響,或孩子當天過度興奮、焦慮,或孩子受噪音或尿意影響,而突然由深睡要轉為清醒,就很有可能發生夜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