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堅持很固執的孩子,爸媽該如何溝通?
為什麼小孩越來越固執?
▐ 常聽長輩說:「小孩長大就懂了」,會越來越聽話,但怎麼…我家小孩卻不一樣,反而越大越愛搗蛋呀?!
一個3、4歲孩子,玩完遊戲,被媽媽叫回家時,甩賴不想走,大聲的對媽媽說:「妳每次都不聽我的,妳每次都不給我玩很久!我還有…沒玩到……….」
情緒教育的講座中,被問到爆的就是這一題:「老師!我的孩子日常中很多事很堅持,都要照著他的意思做,不容改變,我們知道不能順著他,但小孩真的没辦法溝通!」
其實,這種過度堅持、很固執,有幾個關鍵時期,教對了,孩子才會更能聽進去大人的;教錯了,孩子就更加堅持聽自己的:
固執第一名(2歲):不想被控制而固執
這年齡的小孩,開始不想被控制,會常説不要、不行、不可以,拒絕話語會掛在嘴邊。大人不要常順著孩子堅持的事跟他討論,暫時不理孩子一下,或轉移注意力,是比較好的做法。等孩子冷靜,再給他建議。
固執第二名(6歲):想自己決定而固執
這年齡的孩子,大人愈不尊重他,他就會愈堅持他是對的。孩子希望大人叫他做什麼事之前,都先預告或尊重他的想法,而且,教六歲以上的孩子,不要在一時半刻就逼他決定,孩子會用情緒來對抗。
固執第三名(4歲):想挑戰權威而固執
這年齡的孩子,最討厭大人不告訴他為什麼,就替他做好事。他們會挑戰權威,做相反的事。除了要滿足孩子的好奇心,有些事,要給他適當的挫折及錯誤經驗,最後再給建議,才能減少孩子的堅持度過高,讓他聽進去。
固執第四名(5歲):想證明自己會而固執
這年齡的孩子,很想證明大人可以做的事,他也可以,所以大人越不讓他做,他就越不服氣。這種孩子的父母,要更有彈性,不能硬碰硬,找出孩子可以做的部份,充份的授權,訓練他當小幫手,並獎勵孩子做的很好的部份,跟他説:「因為這次的聽話,所以又獲得下次可以自己來的機會!」這樣教,才能讓孩子打開耳朵聽,才不會過度堅持。
有沒有覺得,教小孩學問大?你家孩子,有沒有中固執排行榜呢?
3歲後主見越來越強,不要硬碰硬…有兩個原因
一、心中已有定見及自己的順序
3歲之後,會承接前面2歲時期的不要、不要的情緒行為,這個我們之前討論過,是要證明自己長大,認知發展的歷程。接下來,幼兒心中,就開始有自己的順序、步驟、先後的認知,認為自己就是對的,這叫做”發展次序期”。
要讓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及行為改變,其實很簡單,大原則就是,讓孩子覺得跟著我做比較好玩、跟著我做你會比較開心、跟著我做你會得到更多好處。
二、進入想知道為什麼,很想探究不同方法的心智年齡
我想爸媽們應該也聽過,三歲之後,就進到”為甚麼”時期,這其實跟主見變強,也是有關係。因為孩子會想去冒險,不想跟著單調或重複的規則;孩子會想去知道原因,這樣可以滿足自己,如果被大人禁止了,自己這些心理狀態,就不能滿足。
(下一頁繼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