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堅持很固執的孩子,爸媽該如何溝通?
於是,為了要得到更多的原因,孩子就想捍衛自己求知的慾望。當然,孩子還小,所以方法不見得是對的,但因為他練功還沒完成,只能拿出目前會的武器,例如:鴨霸不給、打死不走、哭給你看、跑給你追……這些都是孩子開始想要有自我意識的行為表現。
小孩固執鬼打牆,爸媽必知親子溝通術
孩子主見變強沒有不好,只是我們怕的是學到壞的經驗,或養成壞的習慣,而且這種強勢經驗太多又會得逞,會讓孩子的價值觀混淆、行為退化、一直覺得他最大,控制慾及指揮慾可能會越來強。這其實有幾個教養步驟可以解套,爸媽一定要知道。
(1)完整預告讓孩子懂:
3歲開始,孩子可以聽的動的語言會越來越多,要讓他服氣,就要順著他的「為什麼」教,不能只給規定的指令。
很多爸爸媽媽會跟孩子說:「要玩要用說的!」、「要玩要有禮貌!」,這些話聽在孩子的耳朵裡,彷彿是教孩子只要開口就可以得到。如果孩子是這麼想,那收到「不要」這個答案時,肯定被狠狠的打擊一番,因為落差很大。
要解決孩子這種心理上的落差,我自己的實務經驗是,預告固然要做,更要完整的教育孩子。例如,我們可以跟孩子說:「你可以去跟他借腳踏車,但他不一定會借你,因為他現在自己看起來玩得很開心!」或是,「你可以有禮貌的去請問,但他可能會直接說『不要,叫你去玩別的!』」這些完整預告,可以降低還沒成熟孩子的心理衝擊,讓情緒不至於上來得太快。
(2)改變說話方式:
命令、禁止要減少,不要凡事都對孩子說「你要…」「你不可以…」,把「你」改成「我」,轉換溝通方式會更能讓孩子聽進去。
(3)教孩子尊重,先聽孩子把話說完
聽完孩子的完整很表達,就算是歪理、就算是頂嘴,也等他講完後再修正他。
(4)給孩子2到3個選項選擇
大人在跟孩子溝通時,建議要給予2~3個選擇,給選擇的目的在於告訴孩子每件事都有彈性,大人也有給你決定的權利。
(5)分享自己的經驗給孩子聽
在許多演講中,我很喜歡跟孩子講「很努力,不一定得到!」的小故事,因為現實生活中就是這樣,就算你做足了準備,也總是有意外。然而給孩子的情緒教育中,我們必須提早讓孩子了解環境中就是有可能改變,有可能有意外,而且答案可能不只一個,讓他從挫折中學習彈性,這樣對孩子的心智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。
(6)讓孩子知道你懂他
固執的孩子最需要別人認同他,你可以讓他知道你了解他的感受與想法,但是,孩子你是否也可以試著了解大人的想法呢?你說說看當你堅持時,我們的感受是什麼?相信我,有時候你會聽到很有趣的答案,就表示孩子換位思考、感同身受的能力不足。
(7)冷靜處理絕不動怒
你一旦生氣,孩子只會想要跟你硬碰硬,這是生存本能,只有你冷靜,孩子情緒才不會持續升高。最好能善用你的幽默感,化解僵持不下的氣氛,善用你的創意,讓你的要求變遊戲。
情緒教育中,我們必須提早讓孩子了解,讓他很自然的接受這些環境中的挫折,對未來的社交人際發展,會有很大的助益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