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上學哭、不願分離怎麼辦?5個實戰作法克服分離焦慮
2.遊戲紓壓:要幼兒學會自己調節焦慮情緒是很難的,因此,多半會透過遊戲,讓孩子緩解壓力。在孩子有明顯分離焦慮的期間,可以陪伴孩子多玩黏土、藝術創作、或烹飪等遊戲,這些活動能透過感官來調節孩子的情緒狀態,而大人的陪伴能提供孩子安全感。
而學校情境呢?如果老師允許,可以讓孩子帶一個最喜歡的小東西到學校,可以是小公仔或小玩偶,讓孩子能有被陪伴的感覺。此外也建議教導孩子紓壓咒語,例如當你覺得好害怕好緊張的時候,你可以說「一二三四五六七,我是勇敢小星星,閉上眼睛深呼吸,我就知道我可以」藉由正向的自我對話方式緩解焦慮。
3.建立社交:在學校忙著分離焦慮的孩子,通常就沒什麼機會好好認識同學,因此建議爸媽能製造交友機會,例如接送孩子時,主動跟孩子的同學家長熟識,如果住得很近,假日可以約個時間讓孩子一起到附近公園玩,當孩子在學校是有好朋友時,就會如同有盟友一般,焦慮的情況也會減少。
如果爸媽也沒什麼機會能認識孩子的同學,那就透過照片吧!現在老師多半會拍很多照片,爸媽可以針對照片中提出問題,例如這同學笑起來好可愛唷!他叫什麼名字呀!那他吃飯也跟妳一樣很快嗎?……隨便問,如果孩子答不出來,就請孩子明天去幫妳多留意一下,因為媽媽好想知道,媽媽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像屁屁偵探一樣厲害,都可以猜對。要留意這樣的對話內容不能讓孩子感到被批評或被比較,否則孩子會更不願意聊了。
4.解決挫折:有分離焦慮的孩子,若在學校遇到挫折,那種不願分離的感覺會更強烈,因此,增加獨立性很重要。爸爸媽媽可以跟老師或孩子多聊聊學校的狀況,孩子遇挫折的點可能很多,例如學校老師都會規定要喝水,不愛喝水的孩子就會有挫折;吃飯挑食、吃飯慢的孩子,在吃飯時間會挫折;不會摺衣服、收拾書包的孩子一到學校整理物品時,可能就有挫折……。
在家裡要陪著孩子一起解決這些挫折,告訴孩子「我們一起來想辦法」,教孩子方法,增加獨立性,孩子在校遇到的挫折減少,焦慮自然會跟著變少。
5.給予任務:由於疫情,孩子在開學前無法跟著爸媽一起好好認識學校環境,因此,有些孩子會因為自己一個人到陌生的環境而更有焦慮感。
建議爸媽可以透過照片,請孩子介紹學校,例如這是你的學校嗎?哇,這溜滑梯看起來好好玩,你有玩過了嗎?……如果孩子依舊焦慮,建議爸媽可以一搭一唱,爸爸提出問題,媽媽試著解答,並請孩子來幫忙,通常孩子都會喜歡幫大人解決問題的。藉由照片,爸媽可以引導出孩子觀察學校或探索學校的興趣,甚至可以給予孩子小任務,例如你明天可以幫我去看看你們的廚房在哪裡嗎?…當孩子有其他的事情要做,就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,也就能減緩焦慮的心情了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