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上學哭、不願分離怎麼辦?5個實戰作法克服分離焦慮
孩子剛開始上學會哭、不願跟爸媽分離,大人多半都能理解。但如果上學一兩個月了,每天還是哭,黏著爸媽不願分開,放學後提到學校就焦慮,甚至晚上做惡夢,大人的情緒必定會受到影響,一方面覺得煩躁,怎麼同學都適應得很好了,孩子還不適應,不知道該怎麼辦?二方面又擔心,該不會其實是學校有問題吧!孩子是不是被欺負了?還是孩子本身有什麼問題,需要就醫嗎?
當孩子有分離焦慮,其實爸媽受到的壓力是很大的,除了要克服被孩子的情緒所影響外,還要克服自責,例如「是不是過去太少帶孩子出門,孩子才這麼不適應?」「是不是自己讓孩子黏習慣了,孩子才都不願分開。」但,當父母自己也產生情緒焦慮或壓力時,是更不利於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的。
孩子不愛上學、分離焦慮的可能原因…
一般而言,孩子有分離焦慮的可能原因有下列四點:
1.心理因素:在嬰幼兒時期沒有和父母親建立安全依附關係,或者是受到大人過度保護,令孩子缺少獨立感。
2.環境因素:主要照顧者或父母本身就容易焦慮緊張,孩子耳濡目染,也容易出現焦慮行為。
3.氣質因素:先天氣質較害羞、退縮的孩子,有比較高的比例有分離焦慮。
4.外在因素:例如突然搬家、家人生病、離開、或受到嚴重驚嚇等,也都可能引發分離焦慮。
►推薦閱讀:降低孩子上學分離焦慮,父母要做十種「安心保證」
爸媽做對5件事,減少上學分離焦慮
因此,當孩子上學出現分離焦慮時,大人做足這五件事,就能大大的緩解孩子的焦慮狀況:
1.保持冷靜:孩子會參考大人的情緒,甚至被大人的情緒所渲染,所以當孩子越焦慮,大人一定要越冷靜。爸媽要了解分離焦慮本來就有可能造成拒學、夢靨甚至身體不適,因此要用理解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行為表現,要讓孩子感覺大人是很相信、很信任學校和老師的。
當然私底下家長還是可以多方了解學校或老師是否合適,但不要讓孩子覺得連大人都有疑慮,這樣孩子只會更加不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