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%孩子被欺負,不敢跟父母說 !爸媽該教的衝突應對法
【預防霸凌第一招】幫助孩子建立良好自我形象
爸媽在孩子小的時候,就可以幫助他建立好的自我形象,當孩子的自我形象概念建立完整時,孩子不但不會去霸凌別人、孩子也會更懂得尊重自己,當孩子被霸凌時,孩子會對自己有信心,認為自己是好的人,別人不能這樣對我!
【預防霸凌第二招】陪伴孩子、聽他的心事
平常就要有好的親子關係,當孩子跟爸媽常是要傾吐心事時,爸媽不要用很忙,或是覺得這是一點點小事情來拒絕或是反駁孩子,這樣孩子反而更不信任大人。當有事件發生時,爸媽反而不會是第一時間知道的人。
【預防霸凌第三招】訓練孩子會「表達始末」及「想辦法」
根據統計,有5%~10%的學齡前幼兒有語言發展上的問題,語言處理不好的孩子,日後與同儕、家長或師長的溝通發生困難,也可能進一步的造成學習效能不佳,人際互動上不良等情形。
因此訓練孩子會「表達始末」及「想辦法」很重要,孩子在被欺負時能跟老師或爸爸說,或自己想辦法解決與求救,更能喝止這種要欺負弱小的人;相反的,這兩個能力弱,也容易被愛欺負人的孩子鎖定。
【預防霸凌第四招】教孩子平常就會察言觀色
平常就要教孩子察言觀色、講話要得體,其實現在有很多國中生與小學生,講話有時過於衝動、不知道自己講的話會傷害到別人或是刺激到別人,講話用詞不禮貌或不得體,自己反而沾沾自喜。平常家長在家裡如果聽到孩子,有一些比較不適當的話語時,爸媽要適時提醒孩子「你講的話可能會讓人家不舒服」、「你這樣講別人可能會不開心」。平常在家就可以做的語言表達練習。
教孩子不被欺負的八招
兒童福利聯盟歷年來的調查發現,六成的受害者在面對霸凌的當下多選擇隱忍,而實際上會向老師求助的人只有三成,顯示被人欺負時,孩子們的因應方式還是採取「忍耐」居多,其次是報告家長,再其次才是告訴老師。
令人憂心的是,如果孩子一再的隱忍,只會讓問題更多,不會解決,所以兒福聯盟整理的一個「八守則」我覺得相當不錯,在此分享給大家:
守則1、遇到被嘲笑或欺負的情形,要溫和但堅定地拒絕對方,例如:「我不喜歡這樣,請你停止。」並且多練習幾次。
守則2、遇到其他同學被嘲笑、排擠或欺負,應該要想辦法阻止。
守則3、如果擔心欺負人的同學會反過來欺負你,就請大人來幫忙!幫助弱小是 正確的行為,跟「打小報告」完全不同唷!
守則4、教孩子打反霸凌專線。
守則5、請同學幫忙想辦法,和同學一起解決問題。
守則6、不要因為身體的特徵、成績、家庭背景等原因嘲笑別人。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、缺點和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,同學們應該要互相尊重和欣賞。
守則7、不要因為其他人都這麼做,就只好跟著做。雖然你的好朋友可能都會排擠某一個人,但這不是值得學習的好行為,你可以勇敢地說『不』!
守則8、不要因為一次的求助失敗就放棄,多嘗試幾次,你也可以變成校園反霸凌的和平大使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