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缺乏自信心怎麼辦?0-10歲建立自尊感方法
孩子自信心不足,不僅會影響孩子學習的動機,也會影響孩子人際社交。求學階段的孩子,一直是處於團體之中,社交不好,沒自信,就很容易遭到排擠或被忽略。孩子缺乏自信,感覺上就像揹了一個又大又重的殼在身上,遇到事情總是畏縮、逃避,習慣仰賴大人幫忙解決問題,連自己會的問題,也因為怕錯而怯於回答,甚至寧可說「我不知道」,總是抱有負面想法,「我做不到」、「我會失敗」。
低自信的孩子很常伴隨著低自尊,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,覺得自己沒用,簡單而言,自尊就是對於自己的評價,這往往是心理健康的指標之一,自尊感較高的人,往往就能正面的肯定自己的價值,了解自己的能力與接納自己不足的地方,面對挑戰也會顯得有自信些。
0-10歲建立自尊感方法
因此想要建立孩子的自信,同時一定也得培養孩子的自尊感,自尊感的發展從很早就開始,受到父母、師長甚至朋友的影響很大。爸媽要如何早期培養孩子的自尊感,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呢?不同年齡的具體方法如下:
0~1.5歲—要讓寶寶感受到被愛
「感到被愛」、「被尊重」絕對是建立自尊感的基礎,因此在這個尚無法談論自信心的年紀,爸媽要做的就是當寶寶哭時要即時回應、多抱抱孩子、與孩子互動微笑、以及輕柔的照料(如餵奶、換尿布、洗澡等),讓寶寶感受到愛。
1.5~3歲—要讓孩子有自主權的機會
這個年紀的孩子正處於「自我」時期,他覺得自己是個個體,也想擁有控制權,因此,這個年紀,希望孩子建立自尊感,最重要的是爸媽也要能尊重孩子。當然,因為孩子年紀還小,不可能什麼都順著孩子,讓孩子決定,但是,不涉及危險的事,對培養獨立是有益的事,不妨大人嘗試放手讓孩子自主。
此外,由於這年紀很常遇到餵食問題、挑食問題、如廁問題、語言發展問題、睡眠問題等,建議父母耐心鼓勵孩子,但不要過於強迫,當孩子清楚表達「不要」時,第一時間還是要予以尊重,在任何情境都應提供足夠的安全感,才子才會有勇氣、有信心去探索環境與學習。這年紀通常已開始有同儕間的社交互動,要引導孩子輪流或一起玩,讓孩子學習關注自己也要關注他人。